(
课件网) 8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0 中华民国的建立 9 辛亥革命 11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 ———以部编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例 8 9 10 11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与中 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第9课 第10课 第11课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志士的奋斗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内 容 预 告 走向共和 第一课时 第一篇章 —走向共和之引路人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 1876年 进村塾求学。 1879年 赴檀香山求学。 1866年 广东香山翠亨村出生 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孙中山 《复翟理斯函》 材料一 1883年 在香港、广州学医 1892年 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 弃医从政 反清英雄第一人 1883年时的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 1894年 弃医从政 “医人” “医国” 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亦然。若夫最大权利者,无如政治。 孙中山 《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 材料二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 1894年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三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四 “改革” “革命” 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 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变法图强。 第二篇章 —走向共和之革命实践 1895 广州起义 1894 成立兴中会 1905 成立同盟会 号召 性质 二、 走向共和之革命实践 1895 1894 1905 号召 性质 成立兴中会 时间 地点 人物 宗旨 号召 性质 1894.11 檀香山 孙中山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二、 走向共和之革命实践 1895 1894 1905 号召 性质 策划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1895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 消息泄露,起义失败,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 二、 走向共和之革命实践 1895 1894 1905 号召 性质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陆皓东 “此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之第一人也!” --孙中山 《建国方略》 二、 走向共和之革命实践 1895 1894 1905 号召 性质 陆皓东在兴中会干部会议上展示青天白日旗 二、 走向共和之革命实践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 1898.03 在日本东京进行革命活动 1896.12 常住大英博物馆研读书籍,探求救国真理 1897.07 赴加拿大,在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 1899.3-7 往返于日本的东京、长崎等地,宣传革命 1896年时的孙中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辛丑条约》签订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 材料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的革命形势 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他们的著作有何共同思想? 陈天华: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 -- 《警世钟》 邹容: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 --《革命军》 章炳麟: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推翻清政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长沙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的革命形势 时间 地点 领导 结果 1904年 长沙 华兴会 计划泄露遭破坏 1900年 惠州 兴中会 弹尽粮绝,被迫解散 1898年 皖、赣、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