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1619

【新课程竞赛专题讲义】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6讲 机械运动(含答案)

日期:2025-04-0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1147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学,机械运动,教版,新课程,讲义,专题
    2024年版科学教材核心素养提升系列讲义 第6讲 机械运动(教师版) 【内容结构】 知识的理解与拓展: 1.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果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机械运动的分类:对于同一种物体的运动,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3.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①在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多,运动的快; ②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科学上,采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即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运动图像描述:科学上常用图像(最常见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科学现象的规律。图像类型常见的有v-t图像和s-t图像。同一物体的同一运动状态在两种图像中表现形式不同的。 【重难点例析】 例1 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答案】D 【分析】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是以自己或自己所乘的升降机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相对于楼房和地面在匀速下降。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也是以自己或自己所乘的升降机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相对于地面静止,则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同时乙看见甲在下降,说明甲下降的速度比乙大,所以选D。 例2 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 ( ) A.15~20m/s B.20~25 m/s C.25~30 m/s D.30~35 m/s 【答案】B 【分析】小轿车的速度100Km/h=28m/s,小轿车长取3.5m,在超越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两车相对路程为7m。则相对速度为7m/s.该轿车的速度为21m/s.在20~25 m/s范围内。 例3 对位置-时间图像(图像)的理解: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沿运动方向所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从而利用图像描述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像,对它们的运动分析如下: 甲物体:在时刻,从纵坐标为处向规定坐标系的正方向运动,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即每经过相同的时间,运动距离相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到的时间内,甲物体从的位置运动到的位置,故。 乙物体:乙物体的位置始终为,不随时间而改变,因此乙物体静止,其图像为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 丙物体:在时刻,从纵坐标为处向规定坐标系的负方向运动,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即每经过相同的时间,运动距离相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到的时间内,甲物体从的位置运动到的位置,故。 甲、乙、丙三个物体在时同时出现在的位置,我们说它们此时相遇。 小结: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理解 (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倾斜的直线,直线倾斜程度越大,表示运动速度越大。 (2)图像中两条图线的交点代表在该时刻两物体相遇。 (3)静止物体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位置不改变。 注意:一定不要误以为图像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像只是用图像的形式给出了物体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 例4 有关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问题 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求: (1)小明上学过程与放学过程平均速度之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