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1976

2 找春天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2-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67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春天,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 2 找春天 课时 2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早春的景象与仲春、暮春有所不同,文中可以看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都在暗示春天才刚刚开始,还没到春光烂漫的时候。课文通过对“我们”寻找春天的过程的描述,让我们感悟到春光的美好,体验到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画面中小女孩弯腰探寻,呼朋引伴,小男孩兴高采烈,循声而来,这一呼一应之中,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美好扑面而来,使人情不自禁地也想加入这“找春天”的行列。教学本课,教师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文图文结合,可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外要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10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10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生同唱歌曲,想象歌曲呈现的画面。2.(课件出示春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联系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象,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独有的景象。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导学: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教师配乐范读)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1)字音:“寻、掩、探、嫩、鹃”都是前鼻音,“遮、触”是翘舌音。(2)识记方法。①比一比,加一加,猜字谜。◆比一比:脱—说 袄—被 探—深 鹅—鹃 解—触◆加一加:女+古=姑 扌+大+电=掩 角+刀+牛=解 角+虫=触 木+土=杜◆猜字谜识字:◇一羊长得丑———羞 ◇竹当货币来支付———符②分类呈现,通过理解词义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识记。A.(课件出示词语:棉袄、嫩芽、音符、杜鹃)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识记生字“袄、嫩、符、杜、鹃”。袄 (课件出示棉袄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各种棉袄,强调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嫩、符 (课件出示多种植物嫩芽图)让学生猜一猜、辨一辨,增加其感性认识;(课件出示各种音符图)让学生认一认,如果学生较陌生,可稍加讲解,然后把嫩芽图和音符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点点嫩芽”和“音符”有什么相似之处?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这句话。杜、鹃 (课件出示杜鹃花、杜鹃鸟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识记字形。B.(课件出示词语:探索、触到、遮遮掩掩、寻找)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组动词,识记“探、触、遮、掩、寻”。探 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早春的小草,做“慢慢探出”的动作,体会“探”中所内含的新奇感。触 引导学生用手指轻轻地触一触自己或同桌的脸颊,感受“触”的轻、快。遮、掩、寻 同桌合作做“遮、掩、寻找东西”的动作,识记字形。3.回归课文,在朗读中强化识字。(1)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①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②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③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④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