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4206

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33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大象,耳朵,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 19 大象的耳朵 课时 2 文本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大象因为别人的提议而支起耳朵,最后发现不合适又放下耳朵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目标 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正确读写“大象、耳朵”等11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能根据文中的语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并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文中的语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并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并结合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见到的小动物耳朵是什么样的?可是我们再看看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大象的耳朵,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完成相关任务。(3)听范读,扫清字词障碍。(4)齐读课文,检查自然段序号。2.学习字词(1)出示要认的字:似、耷、咦、竖、竿、舞、痛、烦、扇。教师指名读生字,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重点讲解生字:咦、竿、舞、痛、烦。学习多音字“似”“扇”。识字方法:对比识记“耷”和“竖”。识字游戏:快乐的小象。三、互动课堂,再读课文,明确内容详略 1.学习第1自然段。导入: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并思考相关问题。指名回答。预设:大耳朵 像扇子 耷拉着2.学习2-8自然段。导入:读课文第2-8自然段,画出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及他们说的话。(1)学生自读课文第2-8自然段,并动手完成任务。(2)指名回答问题。①学生结合句式汇报交流。课件红色实线标记:小兔子、小羊、,还有,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跟大家不一样。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小鹿、小马、小老鼠。②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课件红色虚线标记: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3)句式练习。提问:你能用“和”或“有……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一说大象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吗?①指名回答。预设:大象在路上遇到的小动物有小兔子,有小羊,有小鹿,有小马,还有小老鼠。3.学习2-5自然段。引导:读课文第2-5自然段,想想小兔子对大象说了几句话,说这些话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自读课文第2-5自然段。指名交流分享。(3)分角色朗读对话。指名读对话,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好语气。 (4)思考: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有病时,大象觉得自己的耳朵有病了吗?①指名回答。②教师小结:大象没有觉得自己的耳朵有病,因为他的耳朵生来就是这样的。 (5)角色扮演导入:小兔子认为大象耷拉的耳朵有问题,大象一丁点儿没放在心上。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一部分演一演吧!①同桌之间互相角色扮演。②汇报分享,师生评议。学写字1.学习生字“扇、慢、遇、兔”。2.重难点字书写指导。①扇:户字头从上、左包围“羽”字,先写外再写里。“羽”字中的两个“习”字,顶部都在横中线上。②慢:竖心旁首笔点在横中线上。“日”居上格、写扁。“又”居下格、稍宽。③遇:半包围结构,要先写里再写外,第八笔是提。第六笔横折钩的横段要在横中线上。④兔:第六笔撇注意别出头。比“免”多一点。最后一点别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