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4243

3.《荷花》 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日期:2025-02-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75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荷花,教学设计,格式,课时
  • cover
课题 3 荷花 课时 2 文本分析 本文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3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教学目标 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 1.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2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入: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让我们一起到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荷花   提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预设: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饱胀 姿势 翩翩起舞 舞蹈  花瓣儿 花骨朵儿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挨”的读音:“挨”在这里读“āi”,另外还有一个读音,一个是“ái”,组词为“挨打”。另外读好卷舌音“花瓣儿 花骨朵儿”和轻声“莲蓬 衣裳”。3.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瓣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 随 蹈 止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姿、随”,翘舌音“ 止、胀、势”,前鼻音“瓣”,后鼻音“蓬、仿”。(2)识记生字,练习书写①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瓣 蹈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②熟字比较。如:瓣—辨 裂—烈 拂—佛 正—止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瓣”———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势”———上宽下窄,上面是“执”。“佛”———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笔顺是横折、橫、竖折折钩、撇、竖。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解决每段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教师提出要求:大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说一说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2.理清课文脉络。引导: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思考,逐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可以梳理出文章的思路。预设1:文章第一段首先作者闻到了荷花的清香。预设2:接着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各种的姿态。预设3:第四段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教师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