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5227

3.《荷花》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20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荷花,教学设计
  • cover
三下3《荷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单元解读】 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和语文园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生灵的可爱与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单元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下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上学习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这些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象画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也是对三上“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发展提升。《燕子》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朗读并抄写;《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观察记录卡写一种植物(观察记录的任务需要提前布置)。《荷花》安排了仿写一种植物,为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作热身,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我们设计了“触摸大自然可爱的生灵”单元整体学习主题。这里的“触摸”,主要是以语文学习的方式,在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词句段运用等语文实践中,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去“触摸”大自然可爱的生灵,生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文本解读】 《荷花》是一篇经典老课文,由叶圣陶先生所写。本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清早去公园,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第2、3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姿态;第4、5自然段写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课文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观察形态一欣赏姿势一展开想象一回到现实”这一过程,思路非常清晰。 作者对语言的运用纯熟自然,用看似普通的词语为读者描绘出美丽的画面。首先,作者使用了很多富有动感的词语。比如,“挨挨挤挤”不仅写出了荷叶多而密的特点,还赋予了荷叶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挤在一起;“冒”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饱胀”“破裂”等词语,原本没有美感,用在这里却写出了荷花的生机,给人带来美好的联想。其次,善于使用描摹事物色彩和形状的词语。比如,“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雪白的衣裳”,这些词语把事物的样子展现在读者面前,具体而鲜活。 在第4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巧用荷花的视角将一池荷花在风中摇曳起舞的姿态写得活灵活现。“我”“穿着雪白的衣裳”随着微风“翩翩起舞”,“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与花儿共舞,与蜻蜓、小鱼谈话,使得文章带上了童话的色彩。这样一来,满池荷花真的就“活”了。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思维发展: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创意表达:能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荷花,揭示新课 如果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那么荷花就是夏天的形象大使。板书:荷花。 交流: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荷花?在哪里见过? 出示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