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大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夺、鬼”等生字。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大师”、“冤家”、“耿耿于———的意思。 3.学习老剃头师傅给表弟剃头的过程,感受表弟的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理清脉络。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单元第19课《剃头大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认识“剃”。 明确:“剃”是本课要认的字,是个形声字,左边的弟提示读音,右边的立刀旁表示剃要用刀。 3.指明作者,板书作者,再次齐读课题。 4.理解“大师”。 出示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及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 明确“大师”含义:在技术或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受到人们尊敬的人。 理解“剃头大师”的含义:剃头非常厉害的人。 5.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及他们在文中的称呼。 明确:小沙、老师傅,还有姑父,还有我。 老师傅是““害人精””,“我”是剃头大师,小沙是胆小鬼。 6.理解小沙为什么被称为“胆小鬼”。 明确: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讲解生字胆、鬼。 明确:胆字是形声字,左右结构。书写鬼字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第一笔是个短撇,第六笔是个连贯的长撇。师示范书写,学生摹写。 8.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事? 明确:老师傅给小沙剃头,“我”给小沙剃头。 9.找出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历。 明确:课文1-6自然段写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历,7-18自然段写了我给小沙剃头。 (二)重点品味“老师傅给小沙头发”。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小沙为什么称老剃头师傅为““害人精”" 画出你觉得难懂的句子。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读懂它。 明确:(1)因为小沙不想剃头,可是老剃头师傅要给他剃头,小沙不喜欢老剃头师傅,所以称他为“害人精”。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缕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师点拨一绺头发的“绺”的读音。 2.理解难懂的句子。 句子1: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1)讲解冤家的意思。 明确借助关键词能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 (2)为什么总是他来做小沙的冤家呢? 明确: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3)想一想,老师傅耳朵不好,小沙会怎么抗议呢?他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小沙的难受。 句子2: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出示资料,介绍推剪。 (2)理解“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引导说出有没有类似剃头经历? (3)指导朗读,读出小沙的难受。 句子3: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思考姑父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2)体会小沙看见姑父付双倍的钱的心情。 (3)理解耿耿于怀的意思。 明确::耿耿于怀的意思是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回顾老师傅剃头过程,完成表格。 讲解生字“夺”。 指导:写“夺”时,上面的大要写的大一些,盖住下边的寸。 师:那么自称为剃头大师的我又是怎么给小沙剃头的呢?我们下节课来看。 四、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所学生字。 2.给家人讲一讲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3.读课文,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剃头大师 小沙:胆小鬼 老师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