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六单元 分享夏日旅行中的美好 —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 ( 人文主题分析 ) 本单元以 “夏天”为主题 ,编排了《古诗二首》《浪花》《荷叶圆圆》《要下雨了》四篇课文 ,从不 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 ; 同时 , 四篇课文由短及长 ,从古到今 ,不断构筑孩子心中的夏天世界 , 让我们感受夏天的美好 。这几篇课文中有浅显易懂的古诗 ,有想象丰富的散文诗 ,有富有趣味 的科普童话 ,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 ,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 ,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 。 ( 语文要素分析 )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关于 “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 一 阅读能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曾出现过 ,第三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 “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 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词语所在的句子 、段落的前后联系推断词语的意思 。在本单元中 ,《要下雨 了》一文中的泡泡语点明了要求 ,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学习《古诗二首》时 ,理 解古诗也要依托一些关键词 ,例如 “不解”“一道”“晴柔 ”等 ,需要借助插图以及前后语境加以理 解 ;《荷叶圆圆》的课后练习请学生连线 ,其中 “停机坪”“歌台”“凉伞”“摇篮 ”四个词语都是比喻 句中的喻体 ,需要结合语境加以理解 。 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是 “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 , 练习仿写 ”。《荷叶圆圆》中可以学习 “荷叶圆圆的 ,绿绿的”这类句子的表达方式 ,积累文中 “荷叶是我的摇篮”这样的比喻句 ,引导学 生练习仿说 。《浪花》中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表达方式的句子 ,体会表达效果 。《要下雨了》中 ,可 以引导学生体会 “呢 、呀 、吧 ”等语气词的表达与运用 ,感受问句和感叹句的效果 。 ( 学习任务群定位 ) 基于以上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分析 ,将本单元定位于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 首先 ,从本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出发 ,需要先引导学生阅读一组关于夏天的课文 ,从不同角度 感受夏天的美好 ;再引导学生诵读和积累 ,进行仿写练习 ,表达独特的感受 。这个单元框架和 “文 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求的 “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 ,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 力”“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 ,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 ,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的学习路径相同 。 其次 ,从单元文本特点出发 ,单元选编的文本都属于文学文本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教 师教学时更要与学生生活联结 ,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 ,让学生读懂课文 ,体会童真童趣 ,感受 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而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通 过整体感知 、联想想象 ,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 ,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让文本与学 习任务群相互融合 。 最后 ,从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出发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语文要素应对 “文 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的要求 ,体现了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 语文 一年级( 下) ( 学习主题 ) 基于以上单元分析 ,确定以“分享夏日旅行中的美好”为主题统摄单元 ,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学 习活动 。首先 ,以 “分享夏日旅行中的美好”为话题开启任务 ,启动“诗中寻夏”“海边知夏”“荷塘访 夏”“雨中探夏”的系列学习 ,引导学生在任务群的视角下经历从读出古诗、儿童诗的韵味 ,学习句 子多样的表达方式 ,到分享阅读的乐趣 ,展开想象 ,创作比喻句 ,表达生活中的美好 ,丰富内心的情 感体验 。 ( 学习目标 ) 1. 认识 59个生字和 1个偏旁 ,会写 1个笔画 ,读准 1个多音字 ,会写 26个字 。 2. 能正确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好带有 “呢 、呀 、吧 ”的问句和感叹句 ; 能正确朗读句子 ,并 仿照例子把句子说具体 。 3. 能运用联系生活 、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 “摇篮 、潮湿”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 “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