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8651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2-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2876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编版,统编
  • cover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学习重难点】 1、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问题、改革的曲折与剧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具生命力。其中苏联、东欧的改革与剧变较难理解。 【教材知识点】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发展 (1)成就:①爆炸了原子弹和       ;②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     ;③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    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②结果:a.这些改革注入某些    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b.打破了对    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史料阅读】增加谷物,开垦荒地 〔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认为,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在短时期内增加谷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完全现实的来源,就是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开垦熟荒地,以扩大谷物的播种面积。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 苏共中央全会向苏联农业部和苏联国营农场部,向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和北高加索等地区的党政机关和农业机关,向这些地区的机器拖拉机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提出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这就是在1954—1955年内至少开垦1 300万公顷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扩大谷物播种面积,并在1955年从这些土地上收获11亿到12亿普特的谷物,其中要有8亿到9亿商品谷物。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卷网-1989年版 〔材料二〕苏共中央全会认为,为了完成增加谷物生产的任务,除了要求开垦的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各地区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外,还要求在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非黑土地带开垦没被利用的土地及产草很少的草地和牧场,清除灌木丛和丛林,排干沼泽地,以及扩大这些地区的播种面积。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卷网-1989年版 【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4年3月2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的决议》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及苏联领导人认为,解决苏联农业问题,“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原因是:“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2.该决议具体确定了开垦熟荒地和生荒地的区域。具体为“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3.该决议为有关部门下达了1954—1955年开垦计划任务:“在1954—1955年内至少开垦1 300万公顷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扩大谷物播种面积,并在1955年从这些土地上收获11亿到12亿普特的谷物,其中要有8亿到9亿的商品谷物。” 材料二说明:赫鲁晓夫时期实施的农业大规模开垦荒地运动,不仅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等地区,而且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非黑土地带开垦没被利用的土地及产草很少的草地和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