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0447

27.《一个粗瓷大碗》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7204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个粗瓷大碗,课件,36张,PPT
    (课件网) 一个粗瓷大碗 * 27 cí 粗瓷大碗 这个碗和你生活中见过的碗有什么不同? cí 这个粗瓷大碗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大碗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听课文朗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陈 曼 委 缸 还 粱 顿 饥 侦 chén màn wěi ɡānɡ huán liánɡ dùn jī zhēn 我会认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加一加 屯+页= 阝+东= (一顿饭) (陈旧) 减一减 慢-忄= (曼妙) 比一比,认一认。 高粱 粱 梁 房梁 liánɡ 看图猜词语 侦察 搪瓷缸子 还 hái (还有) (还是) huán(还书) (还钱) 多音字 小亮把捡到的钢笔送还( )给失主。 我还( )有很多作业没有写完。 huán hái 陈列 赵一曼 缸子 归还 一顿饭 高粱 侦察 抗日联军 读一读 陈 曼 缸 还 粱 顿 侦 同桌开火车读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停顿准确,注意语气。读完说一说你对题目中这个粗瓷大碗的了解。 我会读课文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说一说你对这个粗瓷大碗的了解。 四川宜宾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团政治委员,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不幸被捕,1936年8月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1岁。 赵一曼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默读课文2-1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碗背后的故事,再和同学交流。 大碗背后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赵一曼把自己吃饭的搪瓷缸子送给了_____后,通讯员特地给她找了一个_____。开饭时,通讯员用这个碗给赵一曼盛了病号灶的_____,她却偷偷地将碗中的高粱米饭换成了_____。第二天,赵一曼又把碗“丢”了,原来这个碗成了_____。 新战士 粗瓷大碗 高粱米饭 野菜粥 七班的菜盆 碗背后的故事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赵一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次默读课文2-11自然段,用“﹏”画出令人感动的语句,然后和同桌交流。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故事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赵一曼关心爱护战士,令人感动。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通讯员为难地说。 赵一曼以为这是老百姓的碗。 赵一曼为什么会这样说? 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为难)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严肃) 想象赵一曼当时的神态,和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赵一曼以身作则,爱护百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令人感动。 赵一曼把自己的搪瓷缸子送给新战士,却要求通讯员把好不容易找来的碗还回去。这一“送”一“还”,勾勒出一个关心战士、爱护群众的革命领导者形象。 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通讯员关心赵一曼,想让赵一曼吃一顿饱饭,也从侧面反映赵一曼没有吃过饱饭,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