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129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54776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面对现代城市快餐式的爱情,我们更渴望一份恒久绵长的不 老情,更想终身拥有一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的执着相依。 一千年前的王弗是幸运的,她不仅拥有一个男人 对她的千般依恋,还拥有这个男人亲人为她种下的三万株松树 。然斯人已逝,可是这份千年不老的爱情依旧温暖着现代都市 里的男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 · 已卯正月二十 日夜记梦》 情境导入 1、了解悼亡题材诗歌,回顾苏轼有关文学常识 2、诵读作品,理清思路,把握诗歌内容 3、学习鉴赏本词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文学常识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 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 亡诗三首》。后题材扩大,现在广义的 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 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岳、元稹、李商 隐、纳兰性德等。 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 称 苏东坡,苏仙,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 家,画家。号称五绝:诗、词、散文、书法、画等成 就极高。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 “ 苏 辛 ” 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 一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擅长墨竹怪石枯木 文学常识 作品背景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 “生十有六岁,而归于轼。”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她堪称苏 轼的得力助手,有“慕后听言”的故事。 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 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 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 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 是人言 ”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 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 忘,她便从旁提醒。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王弗侍亲甚孝, 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作品背景 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王弗去世, 苏轼依父亲苏洵言“ 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在王弗迁墓与 苏母合葬时所写的墓志铭中哀叹说,“君得从先夫人于九 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 妇何伤乎 呜呼哀哉!”,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 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十年后,熙宁八月,苏轼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和,被转 迁至密州任知州,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 一的《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此时诗人四十 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 年。 品 读 诗 歌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凄婉哀伤 品读内容 上 阙 : 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写景、记事、抒情,以白描取胜 下 阙 : 梦见亡妻和相见之喜--写人、写事、写情,无声胜有声 品读内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表达了什么感情 在全词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这一句直接倾诉了作者对亡妻十年来的深挚怀念和伤悼。 这种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 生死相隔了茫茫十年,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始终没有淡化。虽时光易 逝,但真情难忘。追念之情,不能自已。“两茫茫”表面看是写自己也 写故去的妻子,实际上是写自己无边的惆怅和空虚的情怀。作为首句, 为全文奠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 品读内容 “不思量”,故作决绝语,实际上是思量得太深、太苦了; 偏生“自难忘”,刻骨铭心,自然推不去、躲不开了。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 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品读内容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 “千里孤坟”即言亡妻归葬之地与自己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