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592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儿行千里母担忧+姹紫嫣红》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8268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下册,课堂,儿行千里母担忧+姹紫嫣红,单元,第二,七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5课《儿行千里母担忧+姹紫嫣红》。 【教材分析】 《儿行千里母担忧+姹紫嫣红》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5课欣赏课。《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京剧传统戏《三家店》,是秦琼在被押解路上所唱,既表现了他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念,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与无奈。这个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是1/4节拍的形式,有板无眼,中快速节奏。《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剧目之一,作者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剧情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姹紫嫣红》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折戏中的高潮,由[皂罗袍][好姐姐]两种曲牌组成。唱腔细腻委婉、节奏舒缓,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观看视频、聆听示范、模仿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选段,掌握其唱腔特点、节奏变化,理解唱词含义,且能运用恰当的表演技巧展现剧中人物情感。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体会京剧艺术所蕴含的母子深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唱腔特点与节奏把握,准确唱出唱词的韵味。 (二)教学难点 将人物情感通过表演细腻地呈现出来,实现情与景的交融。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聆听音乐《儿行千里母担忧》说说你的感受?播放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片段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同样的曲名放在京剧会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天我们学习京剧《三家店》片段《儿行千里母担忧》(书写板书《儿行千里母担忧》)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京剧传统戏《三家店》,是秦琼在被押解路上所唱,下面先听老师示范一遍,听听作品中的情绪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既表现了他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念,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与无奈。节奏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个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是1/4节拍的形式,有板无眼,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中快速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一乐句 预设:哼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二乐句 预设:哼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三乐句 预设:哼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四乐句 预设:哼唱 教师:接下来老师演唱,请同学们打节奏 预设:师生合作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京剧的行当有哪些?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依据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