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5866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课件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3029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cover
(课件网) 高二选必上 第四单元 体会逻辑无处不在的魅力 ———逻辑的力量 一列火车进站了。有个小伙子抢先上了火车,一看,座无虚席。他就厚着脸皮硬往一位老大爷身边挤座儿。老大爷不高兴了,说:“小伙子,别硬坐了,座位已经满了。”小伙子嘻皮笑脸地说:“老大爷,没办法,我买的就是‘硬座’票。” 小伙子说话时故意把“硬座”变换成“硬坐”,这在逻辑上就叫偷换概念。 逻 辑 一、概 念 二、命 题 三、推 理 四、逻辑规律 逻辑研究的内容 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又组成推理。 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维形式 1、什么是概念? 内涵 外延 概念的特征 含义 举例 概念的内涵 是什么 就是包容于概念中的被指称的那类对象具有的特有属性,它表明指称的是具有何种特征的对象。 “人”的内涵: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工具的高等动物。 概念的外延 有什么 就是客观世界中具有内涵反映的特有属性的每一个对象,它表明概念指称的对象范围。 “人”的外延:古今中外以及将来的一切人。 概念的作用 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的外延就越小;相反,概念的内涵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大。 例如:“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的内涵要多。 “全同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包含关系”中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 “交叉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2、概念间的关系 相容关系 “中国的首都” “北京” “学生” “大学生” “青年” “作家” “矛盾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非此即彼。 “反对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但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男人” “女人” 不相容关系 “红色” “蓝色” 番茄和西红柿 怒和情绪 网红和实力演员 正义战争 非正义战争 圣人和罪犯 交 叉 关 系 包 含 关 系 全 同 关 系 反 对 关 系 矛 盾 关 系 对应连线 3、运用概念的逻辑错误 1、歧义概念: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的歧义。 如: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权……” 歧义:①清政府:“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里” ②德方:“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总共 60里。” ③“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 高中语文逻辑常识梳理演示PPT【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逻辑常识梳理演示PPT【教学课件】 2、混淆概念:由于“不知”导致的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和不恰当运用。 例: 赫尔岑有一天去参加一个宴会。在宴会上,他被一种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主人过来解释道:“现在演奏的是流行曲。” 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东西就一定高尚吗?” 主人一听,很反感地说:“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笑道:“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逻辑问题:主人把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混同于同一关系,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高中语文逻辑常识梳理演示PPT【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逻辑常识梳理演示PPT【教学课件】 3、属种不当: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一般不能并列使用,否则犯“属种不当并列”的错误。 例: 火车厢里、火车和汽车站的候车室里经常横挂着一条标语: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危险品上车! 高中语文逻辑常识梳理演示PPT【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逻辑常识梳理演示PPT【教学课件】 4、偷换概念:把本质不同的概念故意当作“同一”概念来理解和运用。 例: 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可战胜。 人都有隐私权,所以我隐瞒罪行。 ———由偷换概念导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