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 复 活 》 (节选) 《复活》 超越苦难,回归本我 列夫·托尔斯泰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Resurrection 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让许多人产生了好奇心。他就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复活》。 他活着的时候,拥有财富、地位、名誉,最后自己却孤独地病死在一个无名的火车站。 他生前被誉为俄国文学大师,死后的坟墓却是最不起眼的小土丘。 他是俄国的世袭贵族,却能放弃阶级观念,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为争取农民的权益做出自己的努力。 课堂导入 学习目标 探究题目“复活”的含义,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2 鉴赏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及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3 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4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 1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于贵族家庭,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作者简介 1847年退学后,他回到故乡在自己领地进行农奴制度改革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 1910年11月病逝,享年82岁。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这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 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相关评价 托尔斯泰主义 创作动机 柯尼来访波良纳庄园,二人闲聊中提及了一桩法庭审理的奇闻。故事涉及一位贵族青年引诱一名农家姑娘走上堕落的犯罪道路,这名姑娘因偷盗被判刑后成为妓女。托尔斯泰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征得柯尼同意后,决定将其用作创作素材。从六十岁至七十一岁,历时十一年,托尔斯泰终于完成了他的巨著《复活》。这部小说精心雕琢,凝聚了作者对人性、社会以及道德复兴的深刻思考。 从真实庭审案件中获得灵感: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连年的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托尔斯泰关心人民困苦,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在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写作背景 玛丝洛娃,原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并遗弃。由于这一遭遇,她陷入了悲惨的生活,流离失所,甚至被迫成为妓女长达七年之久。后来,她因被诬陷涉及谋财害命的案件而被捕入狱。她的命运跌宕起伏,充满了无尽的苦难和不幸。 故事梗概 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 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案件,意外地发现被告席上坐着的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的内心深感愧疚和谴责,意识到自己的过错给玛丝洛娃带来了无法挽回的痛苦。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行,他开始了漫长的赎罪之路,四处奔走,竭尽全力为她争取减刑。 聂赫留朵夫渴望灵魂赎罪 故事梗概 玛丝洛娃在被押送至西伯利亚的途中,聂赫留朵夫决定陪伴她。期间,得知了玛丝洛娃的刑罚从苦役改为流放的好消息。虽然玛丝洛娃仍深爱着聂赫留朵夫,但她为了他的未来考虑,毅然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此同时,聂赫留朵夫也在反思自己的自私与虚伪,经历了深刻的精神觉醒和道德重生。最终,玛丝洛娃与政治犯西蒙走到了一起,经历了种种磨砺的两个主人公,最终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