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爱情中,我们更向往那种永恒不变的长久情感,渴望拥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般的坚定陪伴。一千年前,王弗的幸运在于,她不仅得到了一个男人无尽的眷恋,还有他亲手栽种的三万株松树作为见证。尽管她已离世,这份跨越千年的爱情仍在现代都市的情侣心中散发热量。 今日,让我们一同踏入苏轼的《江城子》,体会那份深沉的情感。 课堂导入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把握《江城子》悼亡诗的相关内容。 鉴赏《江城子》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 感受苏轼对妻子诚笃的感情和身世沧桑之感。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籍贯眉州,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1057年嘉祐年间,他与弟弟苏辙一同考中进士。苏轼曾担任杭州通判,以及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地的知州,官至礼部尚书。他也曾遭受贬谪,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返回北方后次年病逝于常州。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文 诗 词 书 画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文学成就 人生路线 文学成就 悼亡诗,作为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通常由丈夫创作以追念亡妻,其起源可追溯至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在广义上,悼亡诗亦涵盖了对逝去亲人或朋友的哀悼与思念之情。此领域的代表诗人包括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而运用特定词汇来表达悼亡之情,则是由苏轼首次开创。 悼亡诗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 《悼亡诗》 — 创作背景 苏东坡在十九岁那年迎娶了十六岁的王弗,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孝顺父母,两人感情深厚。然而,命运无常,王弗在二十七岁时不幸去世,这对东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内心的悲痛和精神上的折磨是显而易见的。 在词题中提到的“乙卯”年,指的是熙宁八年(1075年),那时苏东坡已经四十岁,正担任密州知州的职务。在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自己深爱的妻子王氏,随后创作了那首被誉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千古传世悼亡词。 整体感知 诵读诗歌并理解诗意 “二” 解读题目 江城子: 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记梦: 梦见爱妻王氏,写下悼亡词。 诵读体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歌曲 理解诗意 生死相隔,你我已十年未见,思念之情虽在,却如同迷雾般模糊不清,无法触及彼此。我努力不想去思念,却总是难以释怀。你的孤寂之墓远在千里之外,无处倾诉我心中的凄凉与哀伤。即便我们相遇,你也未必能认出我,因为长期的奔波使我尘满面,鬓发斑白。 夜幕降临,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看到你站在小窗前对着镜子梳妆。我们默默对视,千言万语似乎都无从启齿,唯有无声的泪水洒落成行。我想象着那被明月照耀、长满小松的坟山,那里是你年年月月思念我、痛彻心扉的地方。 理解诗意 本词题为“记梦”,请你围绕“梦”概括本词的内容。 — 十年生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