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界者”钟扬》教案 【教材定位】 《“探界者”钟扬》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第三篇课文,讲述了科学家钟扬献身于种子事业、普及科学知识、悉心培养学生的故事,展现了他对“生命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懈探索。文章以五个小标题来区分内容,全面而精准的记录了钟扬工作、生活、科研等多角度的鲜活事例,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展现了钟扬生命中的独特光辉。 理解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理解正标题与五个小标题之间的关系。还要找到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最后,学习人物通讯的特点及写法。 【素养目标】 1.分析把握文章的线索和中心,概括主要内容。 2.找到文中的正侧面描写并分析其效果,学习人物通讯的写作手法。 3.学习作者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领悟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看到漫天飞舞的蒲公英时,你会想到什么? 看到巍峨耸立的雪峰时,你会幻想些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讲到了一个人,他从渺小和苍茫中,看到了生的希望,看到了人类的未来,亦看到了含蓄而厚重的生命之光,在热忱中不断的探索与前行。让我们一起走近--《“探界者”钟扬》。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叶雨婷 中国青年报90后记者。 2.文章背后的故事 在这文章的背后,这名90后的女记者在2018年1月赴上海、成都、拉萨进行实地采访多日,采访及写作历时两月,克服高原反应,采访了钟扬老师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 和叶雨婷同行的,是经验丰富的各大媒体的老牌记者,她不惊不畏,在轮番轰炸的激烈同题竞争中,她没有选择一味煽情,而是给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和与众不同的探索者,文风清新扑面。 叶雨婷讲述“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 2.走近中心人物—钟扬 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是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2019年9月25日,钟扬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3.了解背景 2017年9月25日,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藏大学教授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许多学者和记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撰文纪念这位良师益友 。本文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 4.了解人物通讯的形象美和语言美。 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 1、选择出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