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约 客 赵师秀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理解诗意,感悟诗情。(难点) 学 习 目 标 亲爱的同学们,在前两节课,我们穿越时空,漫步古诗苑,和诗人一起,或登高远望,或“夜泊秦淮”,或晨炊漆公店,身心浸润其间,受益匪浅。这一节课,就随老师踏上这次诗歌之旅的最后一站,和南宋诗人赵师秀来一次心灵的约会。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诗歌就是永嘉四灵之首的的《约客》。 一、新 课 导 入 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浙江永嘉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在四灵中地位最高。编有《赵师秀集》《天乐堂集》等诗集。 一、新 课 导 入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一生浮沉于州县,郁郁不得志,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做官并非他志向所在,未几便辞官归乡。他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黄梅时节的夜晚,细雨蒙蒙的下着,乡村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诗人约一位朋友来做客,可等到半夜也没有来。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寂寞的心情。诗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 一、新 课 导 入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二、初 读 文 本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请客人来相会。 夏初江南格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到处是蛙跳蛙鸣。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了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三、理 解 诗 意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即邀约友人。 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译文: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烛芯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截…… 一个“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1、用生动地语言描述这首诗的意境。 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四、赏 析 品 读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黄梅时节,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其时细雨绵绵,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家家雨写出了天气特征,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诗人心情异常恬静安详。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四、赏 析 品 读 “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人的注意力从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四、赏 析 品 读 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四、赏 析 品 读 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