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f0/f044175a399acfa33384994aef454bec.png)
关于“戏剧” 一、特点: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2.剧本:即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具有叙事性作品的共同要求;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二、剧本的形式与特点: 1.形式: (1)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人物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 (2)人物自身的台词: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2.特点: (1)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高度的个性化,充分的表现力;含蓄,精炼,便于激发人们的想象;明朗动听) 三、戏剧的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 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等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 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内容不同: 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 等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 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 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川剧、楚剧(湖北江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 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壹 知人论世 “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1899.2.3—1966.8.24)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 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语言大师、北京人艺编剧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 "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 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 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 1946年与曹禹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 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10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进步文学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作品:老舍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 其主要著作有: 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时写,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 《骆驼祥子》 (1936年,专业从事写作) 《四世同堂》 (1946年与曹禹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牛天赐传》《离婚》《鼓书艺人》) 中篇小说: 《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 《小铃儿》(“五四”运动后第一篇白话短篇) 《月牙二》 话剧: 《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 《龙须沟》《方珍珠》《茶馆》 (1957年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