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作 者 : 李 白 李 白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仔细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张和生动的语言。 4、体味李白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学习目的 中 诗 词 曲 古体诗 古体诗 乐府诗 四、五、七言古诗 杂言古诗 近体诗 (唐代确立) 律诗 8句 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12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元代成就最高 ———宋代成就最高 《诗经》 《楚辞》 宋词 元曲 汉乐府民歌、建安文学 李 白:浪漫主义 杜 甫:现实主义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按内容分:豪放、婉约 散曲:小令、套数 杂剧 唐诗的发展脉络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 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成就最高:杜甫、李白 李商隐、杜牧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天宝初,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任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 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写作背景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解题 《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瑟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这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而作。蜀道因穿越秦岭和巴山,道路难以行走。因此蜀道常成为难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词。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噫吁 ( )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巉岩( ) 飞湍( ) 喧豗( ) 扪参( ) 膺( ) 峥嵘( ) 万壑( ) 砯崖( ) 崔嵬( ) 吮血( ) 咨嗟( ) yīxū fú zhàn náo chán huī mén shēn pīng wéi shǔn zī yīng tuān hè zhēng róng 给下面的字注音 感受到这首诗歌有怎样的风格? 雄浑、豪放 找出体现诗文主旨的诗句。全文共出现几次?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整体感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叹蜀道之高。作用:统摄全文,奠定咏叹基调(雄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叹蜀道之险。作用:过渡,将感情推向高峰(害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叹蜀中战祸之烈。作用:照应开头,强烈感叹,引人深思(深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一咏三叹 诗意和抒情变化的标志 第一段:概写蜀道之高。 一层:写蜀道之难; 二层:蜀道的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