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二者有什么不同?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通过对紫藤萝的描绘表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 第1问:眼前的紫藤萝,花朵繁盛、美丽,生机盎然,“尽情”开放;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伶仃,小心试探,“谨慎”开放。 第2问: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花的辉煌茂盛吸引,驻足观看;结尾“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 第3问:作者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壮观的紫藤萝瀑布,从而抒发她初见紫藤萝瀑布时的震撼与惊喜。接着从对紫藤萝外在美的描绘,逐渐深入到对其内在生命力的感悟: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活泼热闹”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与活力,而眼前的繁花似锦与记忆中的稀落伶仃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作者领悟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后有豁达之感,从而实现了情感上的升华。 二、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参考答案: 1.“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2.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看见的视觉感受。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3.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萝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 三、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经历、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支架: 参考答案: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小学学过的《丁香结》,再如《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参考答案: 表现手法: 大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主题积极而又含蓄。往往在描摹平凡而柔弱的景物时,能发掘这些小生命的美好品性,彰显生命的尊严与蓬勃,从而表达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景物描写: 在描写景物时一向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察物情,擅长以客观、精微、从容的笔调来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形态美、情趣美。 语言风格: 语言流畅细腻而富有余韵,意蕴深厚,引人深思。(
课件网) 听音乐: 《紫藤花》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19 紫藤萝瀑布 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重点) 揣摩文中写景状物语句的妙处,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难点) 体会作者对生命深沉而独特的感受,思考人生,感悟生命。(重点) 学习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