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2491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68891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一课,沁园春长沙 ,课件,5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毛泽东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毛泽东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意境阔大,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这首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形势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如画的秋色回忆起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过去的战斗岁月,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作———《沁园春·长沙》。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1925年) 二、检查预习 1.请给红色字体标注正确读音 沁园春 橘子洲 携来 峥嵘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百舸争流 寥廓 qìn jú xié zhēnɡ rónɡ qiú è ɡě liáo kuò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进情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朗读指导 思考: 词的上片呈现了哪些画面?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画面一· “独立”———人物 独立寒秋图 “寒秋”———时间 “橘子洲头”———地点 “湘江北去”———环境 开篇交代了哪些信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寒秋, 独立橘子洲头, 湘江北去。 独立寒秋图 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原文主要用到什么句式? 倒装 倒装的目的在于强调,那么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些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湘江秋景图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画面二· 湘江秋景图 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第二幅画面由哪个字统领? 试分析湘江秋景中的意象,体会其中的情感。 山 林 江 舸 鹰 鱼 万类霜天竞自由 看万山红 层林尽 漫江碧 遍 染 透 百舸 流 鹰 长空 鱼 浅底 争 击 翔 三个“轻轻的”有何用意? 万类霜天竞自由 依依不舍之情 淡淡的哀愁 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 秋的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旺盛景象,气势磅礴,意境开阔。 竞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远眺 近观 仰视 俯瞰 词人描绘这幅湘江秋景图采用了哪些手法? 远近结合,动静结合, 湘江秋景图 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这大好秋色的? 问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设问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和作为革命家的凌云壮志。 湘江秋景图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词。 2.诵读毛泽东其他诗词。 一位诗人, 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画面三· 作者由眼前的大好秋景,想起了哪段时光? “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 峥嵘岁月图 峥嵘 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