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3503

数学:15.1《多面体概念、性质及其应用》教案(沪教版高三上)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870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数学,15.1,多面体概念、性质及其应用,教案,教版,高三上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5.1多面体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多面体中每一个概念的得出,都尽可能与实物相结合.让学生观察现实世界中实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实物进行归纳、分类、抽象、概括,得出柱体、锥体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由它们组合而成的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分类、抽象、概括这一过程.从增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入手,在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并在有序列地解决问题中展开学习.运用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策略,以师、生、文本三者间的多维对话为手段,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取得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体验有关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在对棱柱、棱锥的图片及实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理解并能归纳出棱柱、棱锥的结构特征. 2、了解棱柱、棱锥的概念,掌握直棱柱、正棱柱、正棱锥的性质,在棱柱、棱锥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及类比的思想方法,逐步培养探索问题的精神,善于思考的习惯. 3、通过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合作交流、互助交流,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棱柱、棱锥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概括棱柱、棱锥结构特征. 四、教学用具准备 较多的物体模型 五、教学流程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1:同学们能否将右图中16个物体进行分类?(要求从物体的结构特征方面分成两类) 【设计意图】借助具体的实物图及实物,引导学生主动地对图形及实物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并由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图形的特点,抽象概括出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概括的能力. 教师:刚才我们将这张图片中的物体形状较粗地进行了分类,我们知道分类越细,事物就具有更明显一致的共性,几何的研究这样,整个数学的研究也如此,接下来我们再对刚才图片中总结出的多面体进行研究,探索,分类. 问题2: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四个多面体,再结合你们自制的模型,发现它们有何特征呢? 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得出它们具有三个特征: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教师指出具有这三个特征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得出定义后,师生共同研究棱柱的相关定义:棱柱的底面、侧面、侧棱、顶点,棱柱的表示,棱柱的分类.(教师板演这块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比较、分析,进一步感知多面体的定义,通过对棱柱定义的抽象概括,结构特征的分析,掌握分类的原则,从中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问题,深化概念 问题1 如图,一个长方体,你能说出它的底面吗? 教师:同一个几何体由于所选平行平面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定义中有两个面平行中“有”的含义:存在,不一定唯一. 问题2 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被截去一部分, 其中FG∥A’D’,剩下的几何体是什么?截去的几何体是什么?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一部分学生回答不是棱柱,但在另一部分学生的提示下,得出了正确答案:分别是五棱柱和三棱柱. 教师:判定一个几何体是否为棱柱的思路:选定一组平行平面后,按定义考查其他条件.若条件满足,可下肯定结论;若不满足,不要急于否定结论,可再选另一组平行平面,按定义再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