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6265

第21课 移动互联新发展 教案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下册信息科技

日期:2025-02-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2241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1课,移动,互联,新发展,教案,义务教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信息科技教学设计 课题 第21课 移动互联新发展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Xinxijishu886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互联网创新应用》第21课,课题为《移动互联新发展》。主要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通过学习移动互联网的诞生背景、发展阶段以及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带来的创新变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感受技术创新对社会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为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创新意识。 课标要求 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了解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创新影响。理解技术创新对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通过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信息传播新特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敏感度,使其能够主动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变化。计算思维:在梳理各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脉络和应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技术进步与应用需求之间的关系,如理解网速提升如何推动视频应用的发展,培养计算思维中的归纳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掌握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探索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创新应用,激发创新思维。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信息传播者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信息传播观念。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学会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不良信息。 教学重点 掌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代移动通信技术(1G - 5G)的特点、应用场景和创新之处,理解技术进步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创新影响。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学习方法 观察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 教学工具 教师准备可联网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复习巩固:使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进行视频交流,也可以在旅途中轻松分享美丽的风景。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这种改变仍在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新课导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 移动互联网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 ②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有哪些新影响?新课教学: 学生1. 回忆自己和家人最常用的上网设备,并记录下来。 □ 台式计算机 □ 笔记本计算机 □ 平板计算机 □ 智能手机 其他:_____ 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计算机上网的经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一、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1、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大量接入互联网,形成了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简称 1G),主要提供语音业务;进入 2G 后,人们不仅可以语音通话、收发短信,还可以进行简单的网络操作;大力推广 3G 时,各种智能手机随之出现,网速的提升和移动设备性能的提高,使得移动互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般认为,随着 2009年我国开始铺设3G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开始了迅猛发展的征程。2012年前后,传统手机基本已替换成带触摸屏的智能手机。2013年我国开始建设4G网络,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进人5G时代。根据有关统计,截至2023年12月,99.9% 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我国手机网民人数达10.91 亿人。2.查阅相关资料,谈谈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带来了哪些应用,实现了哪些创新。“大哥大”是最早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移动电话设备,它是一 种非常昂贵且笨重的设备,使用体验并不好,只能进行语音通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