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1964

第五单元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点归纳—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课文自学笔记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1918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单元,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点,归纳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点归纳—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课文自学笔记 【文学地位】 成长历程的精神路标和人生教科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30年代长篇小说,尼古拉·阿力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著。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作家为原型塑造人物。奥斯特洛夫斯基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进发电厂当司炉助手,后加入第一骑兵军,参加国内战争同白匪作战。19岁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20岁加入共产党。23岁时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25岁,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26岁,他以自己的战斗经历为素材,用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6年,由于重病复发,年仅3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在1942年就被译成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为中国青年的学习榜样。作家张洁曾说:“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一部影响了几代人成长历程的精神路标和人生教科书,本书最重要的三个特色: 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 2.表现了一种对革命理想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具有史诗风格,在单线叙述中采取了多种叙述手法。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段话是保尔凭吊烈士墓时的感言,也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刻概括。它曾被千千万万青年作为座右铭,以保尔的精神激励自己,保持理想和信念。 【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1904年9月22日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 ,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 创作背景 本书成书于1932年一1934年。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身工人家庭,12岁即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做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后双目失明,在疗养院口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他人记录、编辑成书。作者自称“1924年以前不太懂俄语,而双目夫明前也只上过一年函授共产主义大学“。因作品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土的形象和作家自身经历的传奇品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世界革命青年成才的“教科书”和“圣经”。在苏联国内,此书上百次地再版,在国外,也有50多种文字译本。 题目的含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作品标题时说“钢铁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恶劣的环境斗争和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钢铁是在烈火与骤冷中炼成的。“钢铁”是指信念、意志、毅力。“烈火骤冷”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艰苦的战争环境,异常恶劣的劳动条件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钢铁是在烈火与骤冷中炼成的”,意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全书架构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部分:国内战争 辍学———偷枪事件———认识冬妮亚———袭击押送兵———被捕后误放———战场上的搏———与冬妮亚分手———参加肃反工作 第二部分: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捣毁匪巢———工地上的磨练———悼念牺牲的红军———工作中的斗争—病魔缠身———克服自杀念头———与达雅结婚———进行文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