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非洲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 下 第六章 主题学习 探究大洲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素养提升 举例分析地形格局的影响 01 学习目标 02 地理位置与热量带分布 03 地理位置与降水分布 目录 CONTNETS 04 举例分析地形格局的影响 06 课堂小练 05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01 1.掌握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对气温、降水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通过地图分析北美洲地形格局(三大纵列带)对气候和河流分布的作用。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大洲所处的热量带、降水空间分布关系密切,是形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格局的基础。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 五带形成 赤道的热量最多,形成热带,向两极热量逐渐减少,逐渐形成温带、寒带 纬度位置决定了一个大洲所处的热量带。 地理位置与热量带分布 02 一、地理位置与热量带分布 【合作探究】 任务一:依据纬度位置,判断非洲和欧洲所处的热量带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南回归线 描画:在图中描画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比较非洲与欧洲纬度位置上的差异。 非洲大部分在低纬度、热带,欧洲大部分在中纬度、北温带。 观察:观察图中年平均气温0℃、10℃、20℃三条等温线,比较非洲、欧洲年平均气温的差异。 判断:判断非洲、欧洲所处的热量带,说明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 非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欧洲年平均气温在0-20℃之间。 非洲大部分在热带,所以称为“热带大陆”,欧洲大部分在北温带。 二、地理位置与降水分布 【合作探究】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1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2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 3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 二、地理位置与降水分布 【合作探究】 任务二:探究纬度位置与非洲降水空间分布的关系 观察:对照图例,依次说出图中A、B、C、D、E不同色块区域的年降水量。 归纳:描述非洲大陆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拓展:通常,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大气上升运动强烈,多对流雨。 查阅非洲地形图,分析同处于赤道的A、F两地年降水量不同的原因。 A: 大于2000毫米,B: 1000-2000毫米,C: 500-1000毫米,D: 200-500毫米,E: 0-200毫米。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先减少后增加。 A地海拔低,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F地海拔高,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 二、地理位置与降水分布 【合作探究】 任务三:探究海陆分布对欧洲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描画:在图中指出欧洲濒临的海洋,描画欧洲的大陆海岸线,说出欧洲海陆位置及大陆轮廓特点。 描述:对照图例,描述欧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分析:从海陆分布的角度,分析欧洲年降水量超过500毫米区域占比大的原因。 欧洲南临地中海和黑海,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大陆轮廓十分曲折。 降水量西多东少,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欧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山脉多呈东西走向,中间是广阔的平原,从大西洋来的西风可以长驱直入,影响范围广。 北冰洋 盛行风向和地形对大洲降水分布的影响 【拓展阅读 】 海洋是降水的主要来源,海洋产生的水汽需要借助风的吹送才能深入大陆,途中如遇高大山脉或高原的阻挡,会限制水汽输送的距离和范围,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平原面积广大,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欧洲40°~60°N之间的广大地区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欧洲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南北两侧的山脉对水汽输送的阻挡作用很小,使得欧洲广大地区降水较为丰富。 【总结归纳 】 参照下面的框图,说出如何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空间分布。 热量带判断: 纬度位置 : 纬度较低的大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