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0279

人教版(2024)数学七下7.4平移 课件(共41张PPT)+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

日期:2025-02-22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1次 大小:7277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41张,整体,单元,教案,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7.4平移》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运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案设计.本节课借助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给出平移的概念: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从数量和位置两个角度研究平移前后图形的变化,从而归纳得出平移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和设计图案。 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平移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概念、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识别和描述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如何比较图形的相似性和对称性。这些知识为学习平移提供了基础。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坐标系的概念,能够理解和使用坐标系来表示图形的点。这个知识为学生学习平移的规律提供了基础。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时期,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方式,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总结,加深对本节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平移的概念及决定因素; 2.会找出平移前后图形中对应点、对应角和对应线段; 3.掌握平移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探索并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 观察下面图案,它们都由一个图形怎样绘制出整个图案? 学生活动1: 学生观察图案并进行思考,积极举手回答.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通过观察平移图案来抽象出平移的概念,不仅可以增强直观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移的概念,还能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强化知识应用意识。环节二:平移的概念教师活动2: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图案可以看成由其中的一部分平行移动得到, 例如图中建筑物表面、瓷砖和织物上的图案等. 这样的图案常常给人整齐、和谐的感觉. 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思考: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案 (如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可以发现,图中的每个图案都是由一些相同的图形组成的,将其中的一个图形平行移动,就可以得到整个图案. 例如,图(1)中的图案是由大小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将其中的一个平行移动,再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以得到整个图案. 平移: 一般地,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按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平移. 平移的特征: 一变三不变.即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都不变. 观察以下几种移动,想一想平移有什么要素? 平移的要素: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图形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水平或竖直方向,图形可以沿平面内任何方向平移. 总结归纳: (1)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 (2)平移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只要是直线方向即可. (3)图形的平移是整个图形都在移动,即图形中所有的点、线平移的方向、距离都相同. (4)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只需确定其上一个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即可.学生活动2: 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图案,并思考举例。 学生观察图案并进行探究思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平移的概念。 学生观察这几种移动方式,发现平移的要素: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能通过对生活中大量实例的观察,抽象出平移的本质特征;通过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环节三:平移的性质教师活动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