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体会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2.运用图表数据,总结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出并归纳我国主要农业部门的分布特点。 4.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分析,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2.我国主要农业部门的分布特点。 【难点】 1.土地资源分布与农业分布的关系。 2.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自主预习】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有 、园地、 、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水面和其他土地。 2.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区,大部分草地和其他土地集中分布在西部 地区。 3.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1)总量 ,但人均占有量 。 (2) 多、 少。 (3)高质量耕地少, 匮乏。 中国农业的分布 1.农业部门:包括 业、林业、 业和渔业等。 2.农业的分布 农业 类型 农业分布 种植 业 东部 季风 区 秦岭—淮河线以南为 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主要种植 等作物 秦岭—淮河线以北为 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 、棉花等旱地作物 林业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地区。我国的三大林区为: 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畜牧 业 主要分布在西部 区的高原和高山上。四大畜牧业基地: 、新疆、西藏、青海 【合作探究】 1.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运用相关地图和所学知识,分别讨论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并将讨论结果填入下表。 土地利用 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难以利用 的土地 2.素养展示:两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1)根据你的观察,你们的家乡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2)联系前面已学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的土地资源。 【知识拓展】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原因 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 3.【探究———我国农业生产差异】 (1)东部与西部的农业生产差异的具体表现 地区 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区 东部 种植业 东部 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林业 东北林区(天然林)、 林区(天然林)、 林区(人工林) 渔业 东部沿海(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 地区(淡水渔业最发达) 分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西部 牧业 四大牧区(新疆牧区、 牧区、青海牧区、 牧区) 种植业 在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 农业和 农业 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导致的 条件的差异。 (2)南方与北方的农业生产差异的具体表现 分布地区 耕地类型 农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北方 东北 以 为 主 小麦、玉米、大豆等 华北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玉米 分界线 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线) 南方 长江中下 游地区 以 为 主 华南及 海南岛 一年三熟 水稻 导致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因素:纬度位置引起的 差异。 第1课时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1.耕地 林地 2.季风 内陆 3.多 少 山地 平原 后备耕地资源 知识点二 1.种植 畜牧 2.水田 水稻 旱地 小麦 山地 东北 非季风 内蒙古 合作探究 1.季风区 湿润区 平原、丘陵 季风区 半湿润、半干旱区 平原、丘陵、高原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山地、丘陵 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丘陵 2.(1)例如:耕地、林地。 (2)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对发展农业是一种不利因素,我们应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适宜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