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嫦娥”未动,“鹊桥”先行。 我国的嫦娥四号计划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陨石坑中,并释放玉兔二号月球车进行探测。这是人类首次尝试着陆月球背面。但由于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这是月球被地球的引力逐渐锁定的自然结果,太阳系中众多大卫星都处于这样的状态,甚至系外行星中有很多已被母恒星锁定),地球上的人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地面基站自然也只能收到来自月球正面的信号。所以嫦娥四号要靠中继卫星保持和地球基站的通信。 中继卫星要被送到哪里去?鹊桥号将会被送入一个叫作环地月拉格朗日 L2点的轨道。拉格朗日点又叫作平动点,两个天体周边一共有5个这样的点。 在这些点上,两个天体的引力综合影响达到平衡,其中L2点就是地月连线上远离地球的那个点。处于拉格朗日点附近的探测器,可以始终保持相对于两个天体几乎静止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可以保持稳定的通信。 除此之外,L2点也好处多多,在这附近的探测器,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光照(也就是太阳能),而且维持轨道所需的能量还更少。 其实,在环地月L2轨道上放一颗通信卫星,来为月球背面的任务提供通信中继,这个想法早在1972年就已由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轨道设计专家提出,但直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才将首次由鹊桥号实现。转眼四十年,一种穿越时空的回响。 (摘编自《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材料二: 2024年3月20 日发射的鹊桥二号中继星是探月四期工程的“总开关”,不仅嫦娥六号完成月背地貌探测、月壤采样等各项任务需要它随时在线,后续探月四期任务也少不了它的“一臂之力”。 鹊桥二号中继星在顺利进入环月大椭圆使命轨道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各项测试工作。首先,同正在月球背面开展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完成对通测试,证明如果鹊桥中继星一旦退役,自己可以立刻接棒为嫦娥四号服务。随后,与嫦娥六号探测器(地面状态)开展对通测试———所谓“地面状态”,是指与嫦娥六号技术状态一致的一套初样设备,与它调通后,便可证明鹊桥二号中继星能够与嫦娥六号正常开展通信。 完成这些工作后,鹊桥二号中继星终于可以暂时松口气:“我已就位,状态良好,嫦娥六号可以按计划出发!” 此次发射的鹊桥二号中继星首次使用了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设计团队经过周密分析,巧妙地让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复杂的引力作用条件下,始终在轨道上稳定运行,不需要维持控制轨道,就仿佛“冻结”在轨道上一样。能够让运行轨道免维护可不一般。要知道,卫星发射时携带上天的推进剂非常宝贵,轨道免维护可以大大节省推进剂的消耗,让鹊桥二号中继星具备“长寿”的条件。 在远月点,鹊桥二号中继星距离月面的最远距离约为1.6万千米,而鹊桥中继星的距离最远则达到9万千米。在天线口径不变的情况下,通信距离的缩短,让鹊桥二号中继星提高通信速率具有先天优势。本次任务中,鹊桥二号中继星大幅提升了通信速率,前向链路(从中继星到月面探测器)和返向链路(从月面探测器到中继星)的最高码速率均比鹊桥中继星提高近10倍,鹊桥二号中继星对地数据传输链路的最高码速率提高了近百倍,从而实现通信速率快到“飞起”。 具有超强的中继通信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