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一战后的近20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军事、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材料二 :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力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三: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尔曼人必须以战争“获得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材料四 :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近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推动因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阅读下列材料,概括二战爆发的原因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二战全面爆发: 为什么是“全面爆发”而不是“开始”?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5年10月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 亚洲 1938年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 欧洲 亚洲 北非 二战与一战不同,二战是慢慢逐步打起来的,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1)东方主战场 (2)欧洲西线战场 (3)欧洲东线战场 (4)北非战场 (5)太平洋战场 日本 中国 VS 德国 丹、挪、荷、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意大利 苏联 德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VS VS VS VS 主要战场: 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东方主战场———全民族抗战 战争过程 :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得多。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世界史·现代史编》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②西线战场———欧陆沦陷 4 小时 丹麦 23天 挪威 5天 荷兰 18天 比利时 39天 法国 苏联 丘吉尔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决不投降! 在战争初期,德国人在西线,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只付出了不到四万名士兵的代价,就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特别法国一沦陷,当时西欧唯一面对德国的就是——— 英国 戴高乐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抗击德国的侵略。 戴高乐将军组织“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斗争。 德军从凯旋门进入巴黎 局部爆发 全面爆发 保存了有生力量 极大的消耗了德军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不列颠空战 丘吉尔 1940年5月出任英国首相 欧洲西线战场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shall never surrender.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英国首相丘吉尔 德国对英国也实施了猛烈的轰炸,但英国军民坚持抗战,迫使希特勒放弃了进攻英国的计划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架次,向英国投弹6万吨,造成英国军民伤亡近9万人,100多万栋房屋被破坏。英国以其损失915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敌机1733架,英德双方飞行员的损失比例是1:6。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