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2664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9659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复习旧知 回顾这两首诗,体会其中韵味 陆游 :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 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现存 9300多首,是我国古代高产诗人之一 O 他的诗中,抗金北伐是其中心主 题 ,(最有代表性的有《关山月》、 《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示儿》等)除此之外,还写了大量 描绘山川名胜、自然风物和人民生活 写作背景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 情怀。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皇帝偏听 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 一天,陆游前 往山西村(“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子)拜访友人, 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陆游十分 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吟诵,读出诗的味道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春社日 游山西村 陆游 小猪,这里指 猪肉 腊月酿的酒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 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 出现一个山村。 ·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 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 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 时来敲你的家门。 ·翻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请说说你认为这样 好在哪里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 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鸡豚” 一个“足”字, 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 盛 情 。 首联渲染描绘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 宁 静、 欢悦的气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蕴含着什么哲理 结合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颔联描绘山间水畔的优美景色,写 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色似乎已经 没有却又出现的境界。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 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 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个充满光明与 希望的崭新境界。 诗句中写出了村民的什么活动 试想陆游是如何看待的呢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 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诗人表达对 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陆游在这里 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 出他的喜爱。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明 陋 意 接 牒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 诗人怎样的情怀 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 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 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宁静闲适的 色彩 。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 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 爱 (向往)之情。 总结归纳 《游山西村》一诗以一个“游”字作为 贯串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 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 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 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随堂练习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肉招待客人, "足" 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指的是春天的集市,表达了 农民赶集后的喜悦。 C 、" 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 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