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概况: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3)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2)时间:1840—1842年。 (3)民族英雄:关天培(在虎门之战中牺牲),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在定海保卫战中牺牲),陈化成(在吴淞战役中牺牲),海龄(在镇江之战中牺牲)。 (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5)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签订。 (2)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4.后续条约 (1)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签订。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签订。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2.时间:1856—1860年。 3.侵略者: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4.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5.相关条约 (1)《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北京条约》: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6.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时间:1851—1864年。 3.发展历程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定都天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