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二 历 史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Ⅰ卷试题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全卷试题总分为70分。卷面分10分。 3、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平静一下心情,开始答题吧。祝你成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词是历史的见证,从以下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中国军民 《洋人不足畏》 五羊城北三元里, 杀得鬼子叫爷娘, 谁说百姓怕洋人? 我义勇,义愤高, 个个杀敌逞英豪。 《关将军挽歌》 粤关守吏走相告, 防海夜遣关将军。 …… 将军徒手犹搏战, 自言力竭孤国恩。 A.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 B.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精神 C.挽救危亡、积极探索的情怀 D.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 2.如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A.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B.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C.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D.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 3.绘制坐标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某同学绘制了右图《太平天国运动坐标图》,其中③处应填 A.金田起义 B.北伐西征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4.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这说明这一时期 A.列强军事力量弱小 B.中国的内忧外患严重 C.清朝成为“洋人朝廷” D.中国边疆危机严重 5.同学们在参观下面纪念馆时,听到如下的解说词。与这段解说词有关的战役是 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战役 6.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以下几种学习资源。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西方列强侵略扩张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7.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他将这一观点纳入了自己的革命纲领,该纲领具体解释为 A.平等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8.设计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张华同学设计的探究主题年代尺,由此推断她探究的主题是 A.皇权不断强化的历程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 C.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社会历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9.正确地计算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把下图所示的“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A.1919 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5 年 10.《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日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评述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C.北洋军阀割据纷争,动乱不休 D.革命党人反清起义此起彼伏 11.1918年1月,胡适、陈独秀等人编辑《新青年》时,开始用白话文发表文章。随后,陈独秀等人创办白话刊物《每周评论》,北大学生傅斯年等人创办《新潮》白话杂志。五四运动中,“以白话行文的定期刊物,遍于全国”,共有四百多种。这表明,此时 民主科学成为社会共识 B.新思潮的社会影响扩大 C.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 D.国民精神改造任务完成 12.“昨日为星期日,天气晴朗,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记者忙即下车,近前一看,见中间立有白布大帜,两旁用浓墨大书云:‘卖国求荣早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