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1949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42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练习 一、小阅读 1.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哪两类同志的疑惑和担心来展开议论的? 2.请简要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部分的论证思路。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开头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难点1 本文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驳论相结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什么社会意义?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如何将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 7.请简析第一部分第3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②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理由就在这个地方。 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然而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