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2936

2.1乡村与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同步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03-3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18094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乡村,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同步,学案
  • cover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1节 乡村与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任务单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习任务】 1.结合实例和区域资料,解释说明城镇和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特点和分布;(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依据城镇功能区特征及区位选择要求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综合分析乡村与城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3.通过案例和资料,理解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人地协调观) 【任务探究与展示】 情境问题:在广西桂林市东南的漓江左岸,有一座千年古镇———大圩。古镇以一条几乎与漓江平行的青石板老街为骨架,由多条巷道与码头相连,老街现存的房子多为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集商、住于一体。古镇现仍留存供祭祀的寺庙、祠堂和供聚会、娱乐的鼓楼、雨亭等公共服务设施。 大圩古镇商业街的空间格局是受何因素影响的? 古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1、任务探究与展示一:结合图文资料,说明乡村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农业生产用地与聚落的空间分布关系。 资料1: 右图为我国某乡村景观平面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农业用地的主要类型有哪些?找出其分布,并说出不同用地类型对应的生产活动。 (2)结合图示说明农业用地与村落之间的关系? 资料2:诸葛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相关资料(教材P25页) (1)找出诸葛村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2)找出商业分布的位置,并说明商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知识提炼】乡村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特征 【随堂测评】 某平原地区的自然村落历史悠久,布局分散,规模一般不大,少则几户、多则不过百余户,竹木繁茂、小巧如盘,房屋朝向自由,讲究通风,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下图为该类村落的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这种村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渭河平原 2.图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甲—菜地  乙—水田  丙—林地 B.甲—水田  乙—菜地  丙—林地 C.甲—菜地  乙—林地  丙—水田 D.甲—林地  乙—菜地  丙—水田 3.近年来,当地很多村落的常住人口减少,关于这类村落的利用问题,合理措施是(  ) A.旧村拆迁,增加耕地 B.迁入企业,促进就业 C.村庄合并,集中居住 D.保护修缮,发展旅游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乡村聚落景观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有(  ) ①聚落规模大 ②聚落规模小 ③呈团块状分布 ④呈带状沿河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该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水域 2、任务探究与展示二:结合区域图文资料,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资料1:下图为早期成都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市区中心用地最可能以哪种功能为主? (2)占地最多的是哪种土地利用类型? (3)工业用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4)绿化用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资料2: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聚集,出现土地利用专业化,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5)【活动探究】阅读教材P25-27页,结合早期成都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活经历,讨论并总结归纳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及在城市中的分布位置。 功能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布局要求) 【活动探究】了解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教材P27页) 【随堂测评】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指出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由于经济原因,城市中的居住区开始出现高级和低级的分化现象,高级居住区应主要分布在城市什么方位,试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