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8005

七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2.1.2有理数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含解析)

日期:2025-05-0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627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混合,解析,人教,运算,加减
  • cover
2.1.2有理数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 一、单选题 1.把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是( ) A. B. C. D. 2.式子的正确读法是( ) A.减4减2减1加2 B.减2减1加2 C.,,加2 D.4,2,1,2的和 3.计算( ) A.0 B. C.1012 D. 4.若,,下列结论: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请化简,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一只蜗牛从数轴上表示的点出发,第一次向正方向移动1个单位,第二次向反方向移动2个单位,第三次向正方向移动3个单位,第四次向反方向移动4个单位,…,按这样的规律则蜗牛第101次移动后在数轴上的位置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 A. B.48 C. D.49 7.对于若干个数,先将每两个数作差(大数减小数,相等的数差为0),再将这些差进行求和,这样的运算称为对这若干个数的“非负差值运算”,例如,对于1,2,3进行“非负差值运算”,. ①对,3,5,9进行“非负差值运算”的结果是; ②x,、5的“非负差值运算”的最小值是; ③a,b,c的“非负差值运算”化简结果可能存在的不同表达式一共有6种;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8.将,,,0,1,2,3,4,5,6这10个数填到图中的10个格子里,每个格子中只填一个数,使得所有田字形的4个格子中所填数字之和都等于,则的最大值是(  ) A.8 B.9 C.10 D.11 二、填空题 9.一辆公交车上原有13人,经过3个站点时乘客上、下车情况如下(上车人数记为正,下车人数记为负,单位:人);,;,;,.此时公交车上有 人. 10.在数轴上有一个动点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若点的运动规律是先向右运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运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运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运动4个单位长度,以此类推,第30秒时,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 . 11.有一组数:,1,2,,5,8,,21,34请观察这组数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第前 个数的和首次超过100. 12.“十一”黄金周期间,某市外出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变化单位:万人 如果将9月30日外出旅游人数记为a,请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十一”黄金周期间该市外出旅游的总人数: . 13.爱动脑筋的小亮同学设计了一种“幻圆”游戏,将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内,使横、竖以及内外两圈上的4个数字之和都相等,他已经将这四个数填入了圆圈,则图中的值为 . 14.若,则的值为 15.M、N两地的高度差记为,例如:M地比N地低3米,记为(米).现要测量A、B两地的高度差,借助了已经设立的D、E、F、G、H共五个观测地,测量出两地的高度差,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米),则的值为 . 两地的高度差 测量结果 3.6 4.7 2.4 三、解答题 16.计算. (1); (2); (3); (4). 17.(1); (2) ; (3) ; (4) 18.某人在路边开了一个小吃店,上星期日收入元,下表是本周一至周五小吃店的收入变化情况(与前一天相比,多收入为正,少收入为负). (1)算出周五该小店的收入情况 (2)算出该小店这五天平均收入多少元? (3)请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该小店这五天的收入情况(以上周日收入为0点),并观察折线统计图,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与前一天比较(元) 19.某水果店以每箱200元的价格从水果批发市场购进20箱樱桃,若以每箱净重1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称重的记录如下表: 与标准重量的差值(单位:千克) 0 箱数 1 2 4 6 n 2 (1)求n的值及这20箱樱桃的总重量; (2)若水果店打算以每千克25元销售这批樱桃,若全部售出可获利多少元; (3)实际上该水果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