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9229

教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信息科技 第4课 保护个人隐私 课件+练习+教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312497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4课,练习,课件,隐私,个人
    (课件网) 十三课:保护个人隐私 物联网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与安全防护 在日益复杂的物联网环境中,个人隐私保护变得至关重要。本演示将探讨隐私概念、潜在风险和保护策略。 导入: 1 聚焦: 手机用户在使用位置服务过程中,位置服务器上留下大量用户轨迹……这些数据存在安全风险。 2 思考引导 在物联网环境下,如何做好个人 隐私保护? 在校园网络安全宣传小报中,如何体现"保护个人隐私"主题? 讨论: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系统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每次交互都会产生大量个人数据,包含许多敏感信息。若处理不当,可能会遭到恶意攻击,导致隐私泄露和财务损失。这将给个人隐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和被非法利用的风险越来越大。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隐私保护也成为物联网安全的重点。 请分组讨论什么是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的概念 狭义隐私 以自然人为主体的个人秘密,凡是用户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都可以称为隐私。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健康信息、家庭住址等。 广义隐私 不仅包括自然人的个人秘密,也包括机构的商业秘密 个人隐私的四个范畴 1 2 3 4 信息隐私 也被称为数据隐私 个人信用信息、医疗档案等 人身隐私 涉及侵犯个人物理状况的相关信息 如:基因测试等身体信息 通信隐私 信件、电话、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形式的个人通信的信息 空间隐私 对干涉自有地理空间的制约,包括办公场所、公共场所 如搜查、跟踪、身份检查等 传统个人隐私的保护 传统个人隐私在网络环境中主要表现为个人数据,包括可用来识别或定位个人的信息(如电话号码、地址和信用卡号等)。 敏感的信息(如个人的健康状况、财务信息、公司的重要文件等)。 网络环境下对隐私的侵害也不再简单地表现为对个人隐私的直接窃取、扩散和侵扰。 更多的是收集大量的个人资料,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出个人并不愿意让他人知道的信息。 隐私保护技术: 隐私保护技术既能使用户享受各种服务和应用,又能保证其隐私不被泄露和滥用,确保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常用的隐私保护技术包括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位置隐私保护技术和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议一议:个人隐私的安全风险 智能手机 可收集地理位置、通讯录。 智能摄像头 可能捕捉人脸信息。 大数据挖掘 将零散数据组合成用户画像。 小组讨论: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个人隐私数据面临安全风险?智能设备如何侵害个人隐私? 隐私保护技术 1 数据库隐私保护 数据失真、加密、限制发布 2 位置隐私保护 干扰法、泛化法、模糊法、加密法 3 数据隐私保护 加密、数字证书、访问控制等 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 第一类:数据失真技术 可使敏感数据失真但同时能够保持某些数据或数据属性不变 第二类:数据加密技术 采用加密技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隐藏敏感数据 第三类:基于限制发布技术 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条件地发布数据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用户的位置数据被广泛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透露用户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隐私信息。位置隐私保护能防止用户的历史和现在位置被非法获取,避免隐私信息被推测和泄露。 1 基于干扰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使用虚假信息和冗余信息来干扰攻击者对查询用户信息的窃取 2 基于泛化法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将用户所在的位置模糊成一个包含用户位置的区域 3 基于模糊法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通过降低位置精度来提高隐私保护程度,用带有语义的地标或者参照物代替基于坐标的位置信息,实现模糊化 4 基于加密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将用户的位置、兴趣点加密后,在密文空间内进行检索或计算,服务提供商无法获得用户的位置以及查询的具体内容 讨论:手机定位服务 1 是否需要开启定位服务? 考虑应用场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