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4068

阅读与欣赏 七《鸿门宴》课件(共110张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54054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阅读,欣赏,鸿门宴,课件,11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中职拓展模块2024·上册 第二单元 鸿门宴 司马迁 教材分析 《鸿门宴》对标《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一学习任务群设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是: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 (5)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鸿门宴》之所以能重新入选新教材,是因为它是我国文化史上典型的代表性作品,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既有大量的基础文化知识,对接高考;又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能够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探讨;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习司马迁的写作,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能读懂文言文。 抓课文文句,把握人物形象,评价项羽其人。 认识《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思考历史人物给人的启示。 素养目标 重 在历史背景下,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思考其带给自己的启示。 结合课文对项羽的刻画,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态度,结合史料,客观公正评价人物。 楚汉相争曾让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扼腕叹息,又留给后人多少思考和启迪。项羽一生三个关键性事件:项羽的江东起义与巨鹿之战的辉煌;项羽入关与鸿门之宴的遗恨;项羽的垓下之围与乌江自刎的悲壮。垓下之围,项羽至死还在抱怨上天不公,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殊不知,其实早在鸿门宴上,就有人预言他日后必败无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楚汉相争的第一个回合———《鸿门宴》。 新课导入 环节一:知作者,明背景 了解作者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史记》。 作者介绍 《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史记》 十二本纪: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 三十世家: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 七十列传: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叙 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如礼、乐、音律、历法、 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③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