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4320

8.3《党费》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98601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入新课,夯基础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习近平 党费 王愿坚 知任务,明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小说简单明了的语言风格,把握“党费”的多重含义,理解文章的主旨。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全文线索,梳理小说情节,分析黄新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赏小说典型细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好处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文章所传达的崇高的自我奉献的牺牲精神,提高个人思想追求。 作者简介 立志写尽革命长征故事 他深入革命根据地,几次重走长征路,访问当地群众和红军老战士、老赤卫队员;他采访了100多位第一次授衔的老将军和9位元帅,并在其中的几位元帅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每到一处,凡有革命历史博物馆,必去参观,并把他认为有用的资料仔细地记录下来;只要是有关红军题材的资料,他都要借来抄写成册,那时没有复印机,他都是在业余时间、工作间隙用钢笔抄写。 他———被人称为“故事篓子”的王愿坚。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县人。少时在家乡求学。1944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宣传员、文工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社记者、文艺千事、编辑室副主任等职。在战争期问,随军行军、作战,亲见许多英雄事迹。为了配合部队政治教育,曾写过一些小戏和演唱材料。 1952年后任 《解放军文艺》编辑,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编辑。1953年秋,他到福建东山岛采访。同时访问了革命老根据地,了解了许多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 1954年3月 《解放军文艺》发表了他的报告文学《东山岛》。同年12月该刊又发表了他的小说处女作《党费》。1956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同年他的小说集 《党费》出版。 此后他创作的《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一大批小说问世,使他瞩目文坛。《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 1974年他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 《闪闪的红星》,拍成电影上映后,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1977年,他连续创作了一组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作品,其中 《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善于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的战斗生活,是他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 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灯光》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小说《支队政委》入选2022年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知识链接———十七年文学(1949———1966) 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到"文化大革命"(1966)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革命历史小说 十七年文学呈现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 (1)歌颂: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 (2)回忆: 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 (3)斗争: 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来说,突出点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上。 综观十七年文学史,大部分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英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