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7812

第五章 第三节 一 纬度位置与气候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10992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七年级,教版,地理,学年,2024-2025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 纬度位置与气候 基础主干落实 1.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2.一天中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是当天最大的。 3.夹角与纬度的关系: (1)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夹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2)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夹角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于地轴是倾斜的,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也随之发生变化。 5.地球上的五带: (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填图绘图】 ·填图:在图上适当位置填出五带的名称。 ·圈画:画出五带的界线。 (2)温度带的范围、气候特征及天文特征。 五带 范围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太阳直射 终年高温 温带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 寒带 南极圈以南 北极圈以北 有极昼极夜 现象 终年寒冷 【图解知识】 【名师归纳】 纬度和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获得太阳光热多少、气温高低的关系。 纬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 获得太阳光热 气温 低 大 多 高 高 小 少 低 【名师提醒】 一年中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两次 其他地方:无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探究情境 地球公转示意图   我们的先祖依据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依次划分了二十四个节气,下图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并列出了部分节气。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现象)当地球公转至甲位置时,我国北京、北极圈和南极圈的昼夜长短情况有什么区别 答:北京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能力探究—规律)当地球公转至甲位置时,地球上由南向北昼长如何变化 当地球公转至丙位置呢 答:当地球公转至甲位置时,地球上由南向北昼变长;当地球公转至丙位置时,地球上由南向北昼变短。 3.(高阶探究—应用)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如图为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当节气为霜降时,请说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答:霜降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京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气候”一词在古希腊语原意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下图示意太阳直射赤道时的局部太阳光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阴影地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最小的是(D)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2.图中四地区中,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A)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房屋坐北朝南,读图,完成3~5题。 3.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的节气是(B)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从立春到芒种,北京各学校校园内正午旗杆的影子(A) A.越来越短 B.越来越长 C.长度不变 D.没有影子 5.图2房屋可能位于(C) 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读地球五带划分图,完成6、7题。 6.关于南、北温带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有极昼、极夜现象 C.无太阳直射现象 D.接收到的太阳光热量最多 7.关于七大洲所处的温度带,正确的说法是(D) A.非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B.欧洲大部分位于北寒带 C.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 D.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寒带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太阳直射点随时间的纬度变化及五带的划分图,完成8、9题。 8.图中所示,开学(9月1日)到放寒假(1月25日)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C) A.向南移 B.向北移 C.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