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9853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课件(共3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6522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五,38张,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整本书阅读 任务一 寻访英雄的足迹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生于工人家庭。16岁参加红军,20岁加入俄共(布)。在苏俄国内战争中受重伤,健康逐渐恶化,最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病榻上写成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另一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因逝世未能完成。 1927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卧病在床。正是在人生的这一艰难时刻,奥斯特洛夫斯基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科托夫斯基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故事。第二年,他把小说手稿寄到敖德萨,给科托夫斯基骑兵旅的战友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1930年,他着手写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背景资料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钢,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一题目运用了比喻的说法,告诉人们: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的斗争中才能磨炼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据此可知,“烈火与骤冷”具体体现为艰苦的战争环境、异常恶劣的劳动条件、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意为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百炼成钢的。 解读题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做了大量典型化处理。 自传体小说,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的。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 把握体裁 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浮光掠影拟标题 主要讲述保尔人生四个阶段的故事:第一阶段,从童年到参加红军;第二阶段,在红军队伍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第三阶段,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第四阶段,失去健康后勇敢、坚强地面对挫折,开始新生活。 第1部 第2部 第1章 初入社会 第1章 保尔与丽达 第2章 偷枪事件 第2章 抢修铁路 第3章 认识冬妮亚 第3章 思索人生 第4章 犹太人遭难 第4章 光荣入党 第5章 营救朱赫来 第5章 党派斗争 第6章 保尔机智脱险 第6章 又见丽达 第7章 谢廖沙参加红军 第7章 结识达雅 第8章 驰骋疆场 第8章 发愤著书 第9章 妮娜的日记 第9章 新书出版 苦难的童年 自幼丧父,先后在车站食堂、发电厂、锯木厂工作,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欺辱;受地下工作者朱赫来的影响产生革命意识,后来因救了朱赫来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后被误放而逃出,由哥哥阿尔焦姆和冬妮亚悄悄送走,他奔赴战场,参加红军。 勾画人物成长史 战场上的搏杀 战场上冲锋在前,英勇作战,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期间在冬妮亚亲戚家疗养,在共青团大会上,因冬妮亚的衣着和眼神引起其他同志不满,二人分手。保尔主动找到朱赫来参加了肃反工作,但紧张繁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保尔的身体健康,于是,他又被派到铁路总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 工地上的磨炼 为了尽快修好铁路把木材送给备受严寒威胁的后方百姓,以保尔为带头人的小分队疯狂工作,忍受着泥泞、大风雪、冻土等恶劣天气的折磨,还经常缺吃少穿、露天住宿,甚至受武装匪徒和疾病的威胁,伤寒夺走了许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