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5518

6.4 金属的腐蚀 教学设计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274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金属,腐蚀,教学设计,科粤版,化学,九年级
  • cover
6.4 金属的腐蚀 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金属锈蚀的实验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形成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金属锈蚀的实验,运用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能初步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认识金属锈蚀的条件,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小组实验,能主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标,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获取证据并分析得到结论。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查阅资料、生活经验知道一些废弃金属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形成珍惜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金属生锈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金属资源的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世界上每年开采和消耗的金属矿物数以亿吨计。可惜的是,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的量高达当年金属产量的20%以上,其中最容易锈蚀的是产量最多的钢铁材料和设备。 提出问题 1.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锈蚀? 2.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金属资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探究铁制品锈蚀的原因 1.铁生锈的条件 学生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的原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铁制品锈蚀可能与氧气、水有关。 【进行实验】取3枚无锈的洁净铁钉,分装在不同条件的试管内,请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完成实验设计,并按要求观察、记录。 项目 Ⅰ Ⅱ Ⅲ 实验设计 实验条件 存在氧气和水 只存在水 只存在氧气 实验步骤 铁钉放在用水浸湿的一团棉花球上 将铁钉浸入迅速冷却的沸水内,塞紧胶塞。 试管内放干燥剂,在一团干棉花团上放铁钉,塞紧胶塞。 实验图示 观察、记录 片刻后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一天后 出现轻微的锈迹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三天后 锈迹明显,锈蚀面积扩大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一周后 铁钉被一层厚厚的锈覆盖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分析解释现象】根据观察的现象讨论: (1)造成铁锈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铁与空气或氧气、水同时接触。) (2)铁主要与哪些物质反应而发生锈蚀,生成了什么? (铁与空气或氧气、水反应生成了铁锈) 【解释与结论】 铁在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由于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水分子和氧分子能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里层渗透,继续与铁反应,直至铁全部锈蚀。当铁接触易与它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如酸溶液等)时,就更容易锈蚀了。 【反思评价】 根据以上结论,你认为铁锈蚀与湿度大小有何关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铁生锈呢? (湿度越大,铁表面吸附的水分子越多,与氧气接触的机会也越多,从而加速了锈蚀的过程。防锈措施:保持铁制品干燥,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方法。) 2.铁生锈原理的应用 提出问题 铁生锈的原理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经验,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 (1)利用铁粉缓慢氧化放热制成防寒暖贴。 (2)利用铁生锈吸收氧气和水蒸气制成铁粉双吸剂,即食品中的防腐剂和干燥剂。 3.防止铁制品防腐蚀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氧气)或隔绝水。 (2)方法:①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如涂油、喷漆、电镀、搪瓷、烤蓝。③改变铁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如不锈钢。 探究点二 金属资源的保护 提出问题 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怎样保护金属资源呢? 思考 (1)对于金属资源除了采取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