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0526

1.2向量的加法 课件(共35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224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必修,2019,教版,数学,学期
  • cover
(课件网) 湘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 向量的加法 教学课件 目 录 01 新课导入 02 新知探究 03 典型例题 04 拓展提高 05 课堂小结 06 作业布置 湘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 新 课 导 入 1 新课导入 由于工作行程的安排,一台商要从台北到上海,需先乘飞机从台北绕道香港,再从香港飞达上海,请问台商这两次位移的和是什么? 新 知 探 究 2 新知探究| 一、三角形法则 如图,一艘船从码头O出发先往东行驶40 km到达位置A,再往北行驶30 km到达位置B,总的位移是多少 A N B 40 O 30 E 新知探究| 一、三角形法则 这艘船先从O到A,再从A到B,总的效果是从O到B,因而其总位移是OB。 OB是Rt△OAB的斜边。由勾股定理得 |OB|==50(km)。 总位移OB是两段航程的位移 OA、AB的总效果,很自然地把它定义为 两次位移之和: OA+AB=OB. → A N B 40 O 30 E → → → → → → 上述分析表明,位移的合成可看做是向量的加法。 新知探究|归纳总结 如图,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分别作OA=a,AB=b,则定义从O到B的向量OB为a, b的和,记作a+b.即 a+b=OA+AB=OB. → → → → → → A B O b a a b a+b 求向量和的运算称为向量的加法。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向量的加法法则: 新知探究|归纳总结 将两个向量表示为首尾相接的有向线段来求和的作图法则叫作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b a a b a+b 如果两个向量a,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我们用下图来表示它们的和。 a b a a+b b 设向量a表示“向西走5km”,向量b表示“向北走5km”,则a+b的实际意义是( )。 A.向东南方向走了10km B.向西北方向走了10km C.向东南方向走了5km D.向西北方向走了5km 需要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作出和向量a+b. 新知探究| 练一练 D 新知探究| 练一练 A B O a b a+b 解: 如图,作向量OA,它表示向西走5km,作AB,它表示向北走5km,则OB=OA+AB=a+b, . 又OA与OB的夹角是45°, 所以a+b表示向西北方向走了5km。 → → → → → → → → (1)两个向量的和仍是一个向量,多个向量的和仍是一个向量。 (2)利用三角形法则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时一定要两向量首尾相连,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另一向量的终点,求作三个向量的和时,首先作其中任两个向量的和,然后再求作这个向量与另一个向量的和。多个向量的和的求作方法以此类推,且有A1A2+A2A3+...+An-1An,=A1An。 新知探究|归纳总结 → → → → 新知探究| 二、平行四边形法则 A B O F C 如图,若作用于同一点O的两个力, 可用由O出发的有向线段OA, OB来表示,则两个力的合力F与的关系如何? → → F为的合力! 如何证明呢? 新知探究| 二、平行四边形法则 A B O F C 方法一:从A出发作AC=OB,则由三角形法则可得 OC=OA+AC=OA+OB=F. 因为AC与OB平行且相等, 所以四边形OACB是平行四边形。 因此,以上作出的OC是以OA, OB为一组邻边的 口OACB的对角线。 → → → → → → → 新知探究| 二、平行四边形法则 A B O a+b C 对于方向既不相同也不相反的非零向量a, b,还有一种求和的作图方法: 方法二: 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从同一点O出发作有向线段OA=a,OB=b,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对角线OC就是a与b的和,这种作两个向量的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 平行四边形法则,即OC=a+b. → → → → 法则特点:两个已知向量的起点相同。 新知探究| 归纳总结 A B O a+b C A B O a b a+b 向量加法三角形法则: 特点:首尾相接,首尾连。 向量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 特点:起点相同,连对角。 新知探究| 三、加法运算律 A B D C 数的运算和运算律紧密联系,运算律可以有效地简化运算。类似地,向量的加法又有哪些运算律呢 如图,设AB=a, AD=b.以AB, AD为邻边作口ABCD,则BC=b, DC=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