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3835

1.3.1 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课件 (共32张PPT)—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70382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1,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化学
  • cover
(课件网) 1.3.1 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核心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原子结构的微观角度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同时能从宏观上描述和解释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对元素性质实验数据和事实的分析,如不同元素与水、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形成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推理和论证。同时,构建元素周期律的认知模型,如 “位 - 构 - 性” 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元素的性质,解释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认识到元素周期律对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导意义,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了解元素周期律在新材料研发、元素的发现和应用等方面的贡献,增强对化学学科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如何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方面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应用,能够运用这些规律预测元素的性质,判断元素之间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以及比较化合物的性质等。 3. “位 - 构 - 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其原子结构和性质,反之,也能根据原子结构和性质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学习难点 1.理解电离能、电负性等概念及其变化规律背后的本质原因,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变化不仅与原子结构有关,还涉及到电子间的相互作用等复杂因素。 2.运用元素周期律和 “位 - 构 - 性” 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 问题:学习过元素周期表内容,你知道元素哪些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随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以下性质会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 PART 01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在原子核外,从原子核附近到离核很远的地方,电子都有可能出现,因此原子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实体,即原子并没有经典意义上的半径。但是,由于核外电子运动区域的大小对于元素原子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便于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人们便假定原子是一个球体,并采用统计的方法来测定原子半径。 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 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 方法一:根据固态单质的密度算出1mol原子的体积,再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得到一个原子在固态单质中平均占有体积,进而得到原子半径。 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方法二:制定化合物中两个相邻原子的核间距为两个原子的半径之和,再通过实验测定分子或固体中原子的核间距,从而求得相关原子的原子半径。(常用) 2. 原子半径的种类 ①共价半径:由共价分子或共价晶体中原子的核间 距计算得出。 ②范德华半径(范式半径):由分子晶体中共价分 子之间的最短距离计算得出。 ③金属半径:由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计算得出。 金属:有共价半径、金属半径。 稀有气体:只有范式半径。 非金属(除稀有气体):有共价半径和范式半径,且总有 r 范> r 共。 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原子半径 电子的能层数 核电荷数 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越大,将使原子的半径增大 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也就越大,将使原子的半径减小 二者共同作用使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递变 注意:因为稀有气体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半径的测定依据不同,一般不将其原子半径与其他原子的半径相比较。 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同主族元素 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原子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