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5387

6.4 频数与频率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4-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5097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频数,频率,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浙教版(2024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公开课课件) 6.4 频数与频率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6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 学习目标 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会求频数、频率。 2.了解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分组。 3.会列频数表。 4.理解数据总数、频数、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5.了解频数、频率的一些简单实际应用。 频数直方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 了解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和特点,能够根据数据绘制频数直方图。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频数直方图。 理解频数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意义。 难点 确定组距和组数,合理分组。 运用频数直方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与数据统计相关的实例,如学生考试成绩分布、商场商品销售情况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展示这些数据的分布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频数直方图。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介绍频数、频率的概念。 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讲解制作频数分布表的步骤。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决定组距和组数。 确定分点。 列频数分布表。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给出一组学生的身高数据,按照制作频数分布表的步骤,详细演示如何制作频数分布表,并引导学生计算出各小组的频数和频率。 (四)绘制频数直方图(15 分钟) 在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讲解如何绘制频数直方图。 以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 根据频数分布表,在坐标平面内画出相应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的频数。 强调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注意事项。 小长方形之间无空隙。 纵轴上的刻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五)课堂练习(10 分钟) 给出另一组数据,让学生自己制作频数分布表并绘制频数直方图,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频数直方图的绘制及注意事项等。 (七)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组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并绘制频数直方图,下节课进行交流展示。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频数直方图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分组和绘制图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1 复习引入 学习目录 1.组距:我们将数据按从小到大适当地分组,其中每一组的后一个 边界值与前一个边界值的差叫作组距,通常各组的组距应相等。 2.频数: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称为频数。 各个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 3.频数统计表(频数表) 反映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表叫作频数统 计表,也称频数表。 4.列频数统计表的一般步骤: (1)选取组距,确定组数。组数通常取大于的最 小整数。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通常可按照数据的多少分成 组。 (2)确定各组的边界值。第一组的起始边界值通常取得比最小数据 要小一些。为了避免数据落在边界上,边界值可以比实际数据多取 一位小数。确定起始边界值后,就可以根据组距写出各组的边界值。 (3)列表。填写组别和统计各组频数。 典例1 为了研究 赛跑后学生的心率情况,体育老师统计了全 班学生 脉搏跳动的次数,并整理成如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