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8314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3817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PPT,21张,课件,师大,4课时
  • cover
(课件网)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说课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目录 教材分析 01 学情分析 02 教学目标、重难点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反思 05 1 说教材内容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第4课时,本课是分数除法运算的综合应用与深化,也是小学阶段分数运算体系的收官内容。教材以实际问题(如工程问题、生产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将“分数连除”转化为“连乘”进行计算,并总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约分技巧。本课既是对前几课时“分数除法”算法的整合提升,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的关键节点,为后续解决复杂实际问题(如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六年级学生已掌握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倒数的意义,并具备一定的分步计算能力。然而,学生在面对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运算顺序混乱:容易忽略“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或“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的顺序调整; 2、约分意识薄弱:在连续运算中遗漏约分步骤,导致计算繁琐或结果错误; 3、实际应用困难:难以将复杂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算式,缺乏整体分析能力。 因此,教学中需通过结构化的问题引导与分步示范,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运算模型,强化运算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1 2 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将连除转化为连乘并进行计算;熟练运用约分技巧简化运算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问题情境—算式转化—运算优化”的探究过程,发展综合运算能力与模型思想。 4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算式转化与约分。 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转化运算步骤,合理优化计算过程。 多媒体教学法 设置情景法 教法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学法 5 说教法、学法 6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活经验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五)作业布置 逐级达标 回顾复习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整数的_____。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分数的_____。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倒数 倒数 新知探究 (1) (2) 分数除以分数又怎样计算呢?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试一试 课堂活动 1. 先计算,再说一说当除数大于1或小于1时,商与被除数有什么关系? 我发现: 两个不为零的数相除,若除数大于1,商就(小于)被除数。 我发现: 两个不为零的数相除,若除数小于1,商就(大于)被除数。 总 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总结:“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如何优化计算过程?” 教师提炼:“顺序从左到右,转化连乘后整体约分是关键。 1. 课本P38,第9、11题;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说板书设计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步转化与整体约分,引导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预计学生能理解运算顺序,但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转化与优化计算仍需加强。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与约分习惯,通过个性化指导减少低级错误。此外,可增加生活化问题(如烘焙配比、资源分配)的练习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结构化思维”为核心,遵循“问题导学—模型构建—策略优化”的路径,通过分步示范与错例辨析,帮助学生突破运算顺序与约分技巧的双重难点。注重算理与算法的融合,在夯实基础的同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