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B.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 D.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的方法中,一定能实现的是( ) A.将20g1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倒掉10g B.将2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C.在2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40%的硝酸钾溶液 D.将2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 3.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4g10%的氯化钠溶液和1g氯化钠混合可以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 B.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得到的水是纯净水 4.将25g氯酸钠加入25g水中,升高温度并充分搅拌,不同温度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60 70 80 溶液质量/g 32.9 36.4 50 50 50 A.20℃时,氯酸钠的溶解度为31.6g B.30℃时,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由60℃升温到70℃过程中,氯酸钠溶解度保持不变 D.8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25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100g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 a 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改变 D.t2℃时,在 50g 水中加入 20g 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65g 6.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 7.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 X、Y 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 NaOH 和 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 的溶解度曲线为 b 曲线 B.X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t2℃时,等质量的X、Y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3℃时,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 X>Y 8.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丙和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B.丁烧杯中KCl和H2O的质量之比为17:50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9.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配溶液溶质和溶剂质量之比为16:100 B.称量氯化钠时砝码生锈了,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装瓶时的标签为“NaCl溶液100g”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0.20℃时,称取 18g 氯化钠固体倒于烧杯中,将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烧杯,并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乙和丙两烧杯中溶液的浓度相等 B.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