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瑰宝。背面纹饰考究,辞铭温雅;正面光清如水,清晰照面。其正面主要利用的青铜性质是( ) A.导热好 B.硬度大 C.有光泽 D.密度大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为了增加金属产量,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D.金属的回收利用,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 B.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4.金、铜、银按一定比例制成合金,具有柔和的粉红玫瑰色彩,被称为“玫瑰金”,广泛用于首饰的设计和加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玫瑰金”的硬度比金、铜、银大 B.“玫瑰金”是一种混合物 C.“玫瑰金”的熔点比金、铜、银高 D.“玫瑰金”属于金属材料 5.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乙、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甲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乙、丙均产生气泡,但丙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丙>乙>甲 B.甲>丙>乙 C.丙>甲>乙 D.甲>乙>丙 6.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aCO3+H2O+CO2Ca(HCO3)2 B.CuCl2Cu+Cl2↑ C.3CO+Fe2O32Fe+3CO2 D.CuSO4+FeFeSO4+Cu 7.向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Zn B.滤渣中一定有Cu和Fe C.滤液中可能只有Zn2+ D.滤液中可能存在Cu2+ 8.如图所示,将两枚光亮的铁钉分别用细线吊置于甲、乙中,并使部分铁钉露出液面。放置一段时间,出现了锈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中,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相等 B.甲中,铁钉在植物油内的部分没有锈蚀 C.乙中,铁钉在水面下的部分锈蚀最严重 D.丙中,导管内产生一段水柱 9.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Ni)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它具有金属特性 B.黑铜矿跟木炭反应能生成单质铜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D.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学习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后,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项目式学习。请回答第10~11题。 10.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生成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B>C>A 11. 已知金属R和Fe、H活动性强弱关系为Fe>R>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R放入Zn(NO3)2溶液中,有锌析出 B.金属R放入CuSO4溶液中,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C.金属铁(足量)放入R(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金属铁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大 12.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A.通过反应①可以得到硫酸铁溶液 B.通过与CO发生置换反应可以实现转化② C.能实现转化③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D.反应④只能通过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现 13.为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三支试管里的液体均为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A.金属丝浸入溶液前需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