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563082
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课件(共31张PPT+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395433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2024-2025
,
七年级
,
历史
,
初中
,
2024
,
统编
(
课件网
) 第16课 三国鼎立 (1)立足史料实证,能够说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将人物、现象置于正确的时间和空间中,提升运用表格整理、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自主学习、表格归纳,对比官渡、赤壁二战,立足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知道两次战役曹操弱而胜、强而败的原因,领悟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3)通过归纳、总结感受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壹·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 (一)背景 材料一:《晋书·地理志》曾记载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人口约在5600万左右,而到了汉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人口锐减至约1572万左右。短短的五十年间,人口减少了4000万之巨。 ———数据引自《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 材料二: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民 不聊生、社会经济萧条 结合材料,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景象是怎样的? 一、官渡之战 (二)交战双方 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有军队数十万, 兵精粮足,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准备南攻曹操,进取中原,实现他讨平天下的愿望。 曹操率大军攻取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是黄河北岸一战略要地。 袁绍 曹操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一、官渡之战 (三)概况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表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经过 结果 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曹操;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 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火烧乌巢 一、官渡之战 (四)影响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一、官渡之战 (五)曹操胜利原因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1.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2.用人上:招揽人才 3.经济上: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4.军事上: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部队,壮大了队伍 官渡之战中实力尚弱的曹操为何能战胜强大的袁绍呢? 一、官渡之战 袁绍刚愎自用、不善用人 材料一: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 ———《三国志 袁绍传》 材料二: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 ———《资治通鉴》。 曹操善于用人、多谋善断 官渡之战形势图 (五)曹操胜利原因 贰·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想要统一全国 曹操的志向是什么?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径渤海边时,留下豪情诗句 (一)背景 二、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课件(29ppt+视频)(2025-04-03)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课件(24ppt+视频)(2025-04-03)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2025-04-04)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课件(29ppt+视频)(2025-04-03)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课件(19ppt+视频)(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