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4957

10.2《归去来兮辞》课件(共80张PPT)

日期:2025-04-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75524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归去来兮辞,课件,8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李子柒:归故里的诗意人生 李子柒,一个颇具东方韵味的名字,一个或着汉服或着粗布衣的瘦弱女子,带着属于她田园生活缓缓走来。 导入新课 李子柒:归故里的诗意人生 Youtube上订阅用户数高达500多万,单条视频播放量平均200万,被网友惊赞“文化输出”的佼佼者,2019超级红人节最具人气博主,被誉为“东方美学生活家”。 导入新课 李子柒:归故里的诗意人生 “仿若一幅自如闲适的山水画,激发着人们返璞归真的情感共鸣,带有明显的李子柒的个性符号,是她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真实写照。”中国日报这样评价她。 恰如千年以前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家 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中国的文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 儒家积极入世,佛道消极避世,仕与隐一直是中国文人面临的抉择。今天我们来看看陶渊明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文人抉择 梁实秋曾经说过: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 隐 归 陶渊明 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1.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4.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学习目标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 ,号 ,世称 。东晋末期南朝刘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被誉为“田园诗派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 29岁: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归。 37岁:因母丧还家。居丧3年 36岁:任桓玄(军阀)幕僚。 40岁:出任 刘裕参军。 41岁:出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解印辞归作《归去来兮辞》,终生不再出仕。 作者简介 李白《九日登山》: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 元好问《论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归有光《悠然亭记》: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 朱光潜《诗论》: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底苦闷,达到极端底和谐肃穆。 陶渊明喜欢酒,喜欢菊花, 喜欢与世无争。 陶渊明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 陶渊明风格平淡于爽朗之胜, 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 陶渊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 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 诗人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 表现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 曾祖父或为陶侃(kǎn),东晋开国元勋,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 父亲陶逸曾任安城太守,去世很早。 外祖父孟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 (长史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 至陶渊明时家道已经衰落。 作者简介 我不愿意因为五斗米的俸禄去对上级卑躬屈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