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七 思辨性(议论文)阅读 (共54分) 【致知之道】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 孟祥夫 ①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 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分享了逐梦蓝天的故事。李广苏说,刚成为一名飞行 员时,强烈的晕机反应曾一度让自己面临停飞。困难面前,李广苏没有退缩,在日 复一日的训练中,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 自我超越。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练习、持续 的努力。国家游泳队队员张雨霏无论是成为奥运冠军前,还是进入新的备战周期, 一年四季,她的生活基本都是在训练与比赛中度过。张雨霏说:“一周7天我们练6 天,每天上午下午都要训练,每堂课2至3个小时,一周11至12节课。”为调整好继 电器,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车间调整班班长柯晓 宾一遍遍地练习。她在工作台放上秒表,调整一台继电器的时间,从一个月缩短一 分钟,到半个月再缩短一分钟,变为一周又减少一分钟。半年后,柯晓宾成为同期 中第一名上线、独立生产的信号调整工。多年来,她手指间的水泡磨成了老茧,调 整愈发熟练。 ③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项项不凡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持之以 恒的付出。从体育健儿在训练场上咬紧牙关再多坚持一会儿,到大国工匠甘坐冷板 凳下绣花功夫提升技艺水平,再到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懈探索、厚 积薄发,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坚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对梦想最 好的诠释。 ④和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相对应的是各种“速成主义”。在快节奏的社会,慢 下来、静下心,保持干事的定力和韧劲尤为难得。然而,互联网上,不乏几天就学 会某项技能的广告推送,有关“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一些年轻人中也有一定市场。 受此影响,有人追求“短平快”,凡事求捷径;有人浅尝辄止,不肯沉心静气下一 番功夫,最终只能蹉跎了岁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唯有一 开始就端正态度,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才能在历练中成长,实现个人价值。 ⑤也有人会问,明明自己下了功夫,却为何不见成效,或收效不大?问题可能 出在方法上。正确的方法是成事的必要条件。无论是运动员、工匠,还是研究者, 其中的佼佼者必定既勤奋努力又掌握了科学方法。对于年轻人来说,书本和实践都 是学方法、长本领的重要途径。在书海遨游,到一线历练,都能让人受益无穷。有 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孜孜不倦的努力,方能干出一番业绩。 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 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年轻 人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 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7月7日,有改动) 1.(3分)下列对本文观点与材料间的联系,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第①段引用李广苏的事例,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 B.引用名言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磨一剑”“为者常成,行者 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作为道理论据,非常有说服力。 C.第④段仅从反面进行论述,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各种“速成主义”者,进而得出观点: 只要端正态度,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就能成长进步,实现个人价值。 D.第⑤段,作者从“正确的方法”的角度解答那些不懂得方法的蛮干者的疑虑,这样 使文章论证更加全面。 2.(3分)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 ... ...